在7月16日至20日期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顺义馆内,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盛大举行。此次博览会上,陕西省的17家企业精彩亮相,展示了陕西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的积极贡献。
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精心设置了六大展区,涵盖先进制造、智能汽车、数字科技等多个领域。来自全球的651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加上参展商带来的5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实际参展规模达到了1200家,彰显了博览会的国际影响力和行业凝聚力。
在博览会的E2馆内,陕西省贸促会与陕西省汽车工业协会携手打造的陕西汽车智链展区尤为引人注目。展区汇聚了陕汽、比亚迪、吉利、质子汽车等整车企业,以及汉德车桥、弗迪电池、达美轮毂等关键零部件企业,共计15家参展单位。展品覆盖了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整车制造等核心环节,从基础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车及充电服务,全面展示了陕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整生态。
W2馆的先进制造链展区展示了宝钛集团的钛材在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的应用,彰显了陕西在材料科技方面的实力。而在E4馆的数字科技链展区,美光科技则展示了其在中国20余年的投资历程和产业生态圈,体现了陕西在数字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成果。
博览会期间,陕西省贸促会联合陕西省工信厅、陕西省商务厅共同举办了陕西省汽车产业链配套供需对接会。此次对接会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了一个高效务实的交流平台,围绕商用车(重卡)产业链和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进行了重点推介,发布了多项合作项目需求。来自欧美国家的驻华使领馆及商协会机构负责人,以及博世(中国)、日通国际、施耐德、特斯拉等国际汽车产业链重点企业的代表出席了活动,共同探讨陕西汽车产业的发展机遇,促进贸易投资合作。
近年来,陕西汽车产业取得了显著进展,已跻身全国汽车产业的第一梯队。陕西围绕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成立了省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以“链长制”为抓手,持续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完善和强化。2024年,陕西汽车产量达到了175.4万辆,同比增长19.3%,排名全国第七。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更是高达119.8万辆,位居全国第三。
陕西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多方面的优势。整车产业以比亚迪、吉利、陕汽为龙头,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涵盖了齿轮、安全气囊、电池、车桥等关键零部件。商用车(重卡)产业链和乘用车(新能源)产业链的总产值在2024年突破了4400亿元,占全省34条工业重点产业链总产值的20%。同时,陕西汽车市场持续拓展,乘用车与商用车、电动汽车与氢燃料汽车等多赛道齐头并进。
在出口方面,陕西汽车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1年至2024年间,陕西汽车出口数量增长了8.5倍,贸易值增长了7.3倍。陕汽的重卡出口量在2024年达到了6.1万辆,占中国重卡出口市场份额超过20%,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欧班列(西安)的优化流程提升了通关效率,新能源汽车专列采用标准化装载方案,平均30分钟即可完成编组,为跨境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抢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地,陕西还成立了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出台了加快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并发放了全省首批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牌照。同时,陕西还搭建了自动驾驶车路协同云控平台,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