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男主播大秀肌肉,麻辣王子开始“擦边”营销?

   时间:2025-07-17 21:57:06 来源:国际金融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勇闯团播赛道、主打“男色”营销,最近一个月,辣条品牌麻辣王子在社交媒体的画风愈发大胆。

“要不是戴着麻辣王子头套,还以为是什么擦边博主”,点开其抖音官方账号主页,赤裸的上半身、满屏肌肉极具视觉冲击力。目前账号置顶的两条内容均为变装视频,以至于有网友留言,“这真的是蓝V能发的吗?”

另类营销惹争议

6月13日之前,麻辣王子还在兢兢业业做常规品牌传播,直到当天发布的一则变装视频爆火:上一秒身着宽松T恤的麻辣王子,下一秒大秀腹肌,这种反差使视频目前已获得4.3万赞,有网友戏称“平时作品无人问,一朝擦边天下知”。

掌握“流量密码”后,麻辣王子在这条路上一去不复返,近期15条视频都延续了这个画风。

对于这种营销方式,市场呈现两种观点。

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品牌快速拉进与消费者关系的一种方式,网友不反感就行;另一种观点则是,这种男色营销“有点low”,短期的确能快速吸引眼球、制造话题度,但并不利于品牌IP的长期打造,也容易拉低品牌和行业格调。此前,椰树集团已有因低俗营销被罚的先例。

事实上,为博眼球,麻辣王子在营销上一直“剑走偏锋”。

今年5月,其与网红田一名合作一条广告视频引发争议,该网红曾因“人类高质量男性”“人间油物”出圈,合作视频被网友直呼“辣眼睛”“赶紧转发折磨好友”。虽然该视频点赞超100万、转发接近500万,但对麻辣王子的品牌现象并无正向加持。

2023年,麻辣王子创始人之子张子龙还因“二代”人设在互联网短暂出圈。

张子龙在视频中表示,自己大学毕业后才知道家里有1000平方米的别墅和8台车,“被瞒亿万家产20年”的爽文人设给张子龙吸引了近5万粉丝,但其父张玉东认为 ,这个视频导向有些娱乐化,不符合企业价值观。

想成“辣条一哥”?

有意思的是,在麻辣王子的视频评论中,另一个品牌被网友反复提及。“卫龙:这把冲我来的”“以前的商战是吸引顾客,现在的商战是勾引顾客”。

辣条市场在消费品中并不算大,这个赛道能形成规模化的品牌也不多。

大多数人第一个联想到的品牌就是卫龙,去年卫龙整体营收超60亿元,其中以辣条为代表的调味面制品年营收26.67亿元,是名副其实的“辣条一哥”。

麻辣王子是第二个消费者比较熟悉的辣条品牌。

左宇摄

据公开信息,去年公司销售额突破15亿元,而2021年其营收规模刚到3亿元、2023年破10亿元。

销售额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是由于麻辣王子在2023年启动全国化战略,另一方面则与卫龙近年加速向魔芋制品、豆制品等品类扩张,投入资源倾向有所转移有关。目前以魔芋爽为首的蔬菜制品业务,已经超越辣条成为卫龙的第一大业务,但其在辣条市场仍是规模第一。

麻辣王子似乎对卫龙的位置虎视眈眈。

今年4月,麻辣王子高调宣布其以51.2%的市场占有率稳居麻辣辣条全国销量第一。不过,这个“第一”前面有个定语——麻辣辣条。

麻辣王子成立于湖南,能在市场中杀出重围靠的就是“正宗麻辣”的产品定位,每袋辣条包装上都有“只做地道麻辣,不做甜条”的广告语,与其他产品形成差异化。

水芙蓉摄

与卫龙“辣条+魔芋爽”两步走不同的是,麻辣王子主打大单品模式,张玉东在今年3月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未来5年还是专注麻辣辣条”。

记者点开其淘宝官方旗舰店,目前仅有“麻辣辣条”一款产品在售,包括微麻微辣、很麻很辣两种口味,这种定位有利于品牌占领消费者心智,但也导致其只能吸引爱吃辣的消费者,公司营收天花板也有限。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