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山姆会员店选品风波:口碑商品下架,会员信任何去何从?

   时间:2025-07-18 03:31:31 来源:新浪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山姆会员商店因选品策略的大规模调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波。这场风波的核心,直指其会员制商业模式的根本——消费者信任。

争议的导火索,是山姆下架了一系列高复购率、口碑极佳的特色商品,如太阳饼、米布丁和低糖蛋黄酥等,转而引进了好丽友派、溜溜梅、徐福记等更为大众化的品牌产品。此举引发了会员们的不满,他们质疑,自己每年支付的260元年费(卓越卡更是高达680元),原本是为了享受“独家精选商品”,如今却仿佛是在普通超市购物。

更令人担忧的是,新引进的商品品质也饱受争议。例如,低糖好丽友派虽然宣传“减糖80%”,但其配料表中却含有起酥油、安赛蜜等添加剂,被批评为“实际甜度高”、“不健康”。卫龙、盼盼等品牌的包装被弱化处理,如“PANPAN”标识的使用,被指是在刻意淡化品牌的大众感,试图以此提升商品的高端形象。

山姆会员制超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提供“身份认同”与“筛选服务”。然而,此次选品调整却被视为对中产消费期待的背叛。不少消费者表示,自己花会员费买的商品,如今在便利店也能轻易找到同款,这让他们感到十分失望。因此,部分消费者已经开始考虑转向盒马、Costco等竞争对手。

深入探究此次风波的潜在原因,不难发现,山姆面临着供应链降本压力、管理层换血与战略转向、以及扩张与品控失衡等多重挑战。据报道,山姆为了压价供应商,部分中小厂商为保利润或降低品控标准,导致商品质量下滑。同时,新管理团队更侧重短期利润,下架了低毛利但高口碑的商品,上架了高毛利的大众商品,这一战略转变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不满。

山姆的快速扩张也带来了品控问题。为了实现年新增8-10家门店的目标(此前年均仅新增0.6家),山姆的供应链管理并未同步升级,导致品控出现漏洞。前员工爆料称,曾发现牛奶中含有塑料片、牛肉饼里有橡皮筋等严重质量问题。而投诉量的激增,更是反映了山姆在管理上的漏洞。

从行业视角来看,山姆此次选品调整无疑动摇了其“严选”承诺。山姆原本以4000个SKU打造“闭眼入”口碑,但近期却偏离了“宽品类、窄SKU”的原则。例如,烘焙区新品减少,网红爆款如麻薯、瑞士卷等迭代停滞,这些都让消费者对山姆的品质保障产生了怀疑。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市场中,山姆的定位也变得模糊起来。盒马、Costco等竞争对手以生鲜和独家商品分流用户,而山姆却引入了更多国产贴牌商品,被调侃为“山姆盒马化”。这种模糊的定位,无疑加剧了山姆的信任危机。

面对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和信任危机,山姆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下架争议商品(如好丽友派、卫龙)、声称“会员意见已纳入选品策略”(但未解释逻辑调整原因)、以及警告追究“恶意诋毁者”等。然而,这些措施并未能平息消费者的怒火,反而被批评为回避核心问题。

山姆此次危机的本质,是“付费信任”体系的崩塌。当会员费无法兑换稀缺性与品质保障时,其差异化护城河便逐渐干涸。若无法平衡扩张速度与品控标准,山姆或将从“中产灯塔”沦为“大包装沃尔玛”。这无疑给所有采用会员制商业模式的零售商敲响了警钟。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