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短剧付费市场遭遇瓶颈,各大平台为刺激消费,纷纷推出新奇策略,然而这些举措在带来一定收益的同时,也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投诉。问题的焦点集中在“短剧会员包周自动扣费”现象上,众多用户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对这一扣费模式的不满。
在小红书、主站以及黑猫投诉等平台,关于短剧小程序扣费乱象的投诉层出不穷。用户们纷纷表示,在观看短剧至精彩部分时,平台会弹出“连续包周,一次回本”的提示,诱惑用户付费解锁。许多用户在未留意到屏幕下方边缘的“自动续费条款”小字的情况下,输入密码完成支付,结果在接下来的每周都遭遇了自动扣费,金额多为19.9元。
一位用户在黑猫投诉APP上留言称:“xx短剧自动续费,也不说一声,请求退款。”另一位用户则表示:“抖音刷短剧竟被套路,明明没有那个19.9的短剧,却自动续费了。”类似投诉信息在黑猫投诉上占比超过90%,均与短剧会员自动续费有关。
在小红书平台上,也有用户发帖吐槽:“今天点开一看,才发现它扣了我将近200块钱!每7天扣一次,每次19块,比大平台的会员还要贵!”更有用户反映,家中不识字的长辈在使用抖音短剧时也遭遇了自动扣费,金额高达两百多元,且退款无门。
为了深入了解这一现象,记者亲身体验了某平台的短剧自动续费流程。在安卓手机上,当刷到一部引人入胜的短剧并试图解锁付费部分时,平台确实弹出了“连续包周一次回本,全场好剧免费看”的充值解锁页面,价格标注为9.9元。然而,在支付页面下方,以灰色字体和特殊标注的形式,隐藏着“自动续费条款”的提示。打开条款后,记者发现其中详细说明了自动续费的规则和费用情况,包括首次优惠价格9.9元/周,后续每周到期当天自动扣费19.9元/周。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关键信息往往以小字或灰色字体呈现,容易被用户忽略。部分平台还会选择在深夜给用户发送自动扣费的短信或仅通过平台私信告知,以规避“已明示”的规定。这种做法导致许多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扣费,进而引发大量投诉。
针对互联网平台自动续费的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已有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如果消费者在未经明确同意的情况下被自动扣费,这可能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也对自动续费做了具体规定,要求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时,必须向消费者清晰说明自动续费的具体方式和扣费规则。
此次短剧自动续费事件再次提醒各大平台,应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避免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不当牟利。在付费短剧市场面临挑战的背景下,平台和短剧公司更应注重提升内容质量和用户体验,而非通过钻空子的方式提高充值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