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具身智能领域迎来了一波融资热潮,其中众擎机器人、千寻智能和逐际动力三家公司尤为引人注目,它们的背后出现了一个共同的领投方——京东。
众擎机器人宣布成功完成了Pre-A++轮和A1轮融资,融资总额接近10亿元。Pre-A++轮由星航资本投资,而A1轮则由京东领衔,吸引了包括宁德时代旗下溥泉资本、银泰集团在内的多家产业投资机构,以及华控基金、达晨财智旗下国晨基金等财务投资机构参与。中东资本、国香资本等多家老股东也选择了继续增资。
千寻智能同样表现不俗,完成了近6亿元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京东主导,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浙江省科创母基金等知名机构纷纷跟投。Prosperity7 Ventures(P7)、顺为资本等多家老股东也选择了超额追加投资,显示出市场对千寻智能的强烈信心。高鹄资本在此次融资中担任了独家财务顾问的角色。
逐际动力也完成了新一轮融资,由京东战略领投。这三家公司虽然背景各异,但都在具身智能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发展潜力。
众擎机器人由小鹏汽车前机器人团队创始人赵同阳创立,公司更侧重于本体能力的研发。通过结合传统运控技术和强化学习,众擎机器人已经成功打通了运控、力控、规控、视觉语言导航等技术模块,推出了多款人形机器人产品。其中,SA01专为科研与教育市场设计,SE01是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而PM01则是轻量级通用人形机器人。众擎还展出了首款四足机器豹,吸引了广泛关注。
完成融资后,众擎机器人计划加快发展步伐,推进规模化试产与交付进程,同时加大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以保持全球领先的综合竞争力。
千寻智能由前珞石机器人CTO韩峰涛和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高阳共同创立,公司更侧重于具身模型的研发,同时也涉足本体搭建。千寻智能自研的VLA模型“Spirit v1”已经迭代升级,能够完成桌面整理、扔垃圾等办公室任务。今年6月,千寻智能发布了全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该机器人全身配置26个自由度,搭载全球功率密度最高的一体化力控关节,配备国内顶尖的高精高速WBC算法,展现了强大的技术实力。
逐际动力成立于2022年,专注于支持和加速科研、开发与应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通用平台。旗下双足机器人TRON 1已经发布,并推出了面向开发者的多种套件。逐际动力还发布了LimX VGM具身模型,利用人类操作视频数据实现技术创新,全过程无需真机样本数据,可实现多平台泛化。
京东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早已开始。去年7月,京东投资了AI烹饪机器人研发商橡鹿科技,今年5月又参与了智元机器人的投资。截至目前,京东已经布局了千寻智能、智元机器人、众擎机器人、橡鹿科技、逐际动力等多家具身智能公司。京东还在内部搭建了自研团队,成立了具身智能专项部门,并引入了商汤科技副总裁沈徽担任负责人。今年7月,京东推出了“JoyInside平台”,将京东大模型交互能力植入硬件设备终端,构建了一体化的具身智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