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这座承载着千年陶瓷文化的古城,如今正以“消防+无人机”的创新模式,引领着传统产业城市的安全治理新风尚。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景德镇依托其深厚的航空产业基础,将无人机技术深度融入消防救援体系,为城市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空中防线”。
在景德镇的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无人机已成为消防安全治理的新常态。消防员朱泽鑫正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进行日常巡查,当发现南门巷口的消防通道被堵塞时,他立即通知地面人员进行处理。这种“空中巡查+地面处置”的高效联动模式,大大提升了消防安全的响应速度和处理效率。
景德镇市消防救援支队更是将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发挥到了极致。他们不仅整合了住建、公安等多部门的数据资源,实现了风险的智能化预警和精准调度,还利用无人机激光扫描与高清影像技术,为108条里弄巷道和24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建立了“数字孪生”模型。一旦发生火灾,系统可以迅速规划出最优救援路线,为千年瓷都的历史建筑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保护。
在应急救援方面,景德镇消防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秒响应”能力。乐平市消防救援大队的无人机飞手袁佳乐演示了智能响应流程:警铃响起后,系统仅用1秒解析任务,无人机在45秒内即可升空。在一次山岳救援行动中,搭载热成像系统的无人机仅用10分钟就锁定了3名被困中学生的位置,并通过高分贝喊话器安抚他们,同时引导救援力量进行安全转移。
为了培养专业的无人机飞手,景德镇市消防救援支队与本土航空企业和科研院所展开了深入合作。他们成立了专项团队,围绕无人机选型配备、高效应用与迭代升级等核心课题展开研讨,并在浮梁县共建了消防救援无人机实训基地。消防员飞手们在这里接受了严格的理论和实操训练,通过“三重关卡”的考验,最终成为了一支能应对全灾种的“蓝天救援尖兵”队伍。
目前,景德镇市消防救援支队已经拥有了13架功能各异的无人机,它们各司其职,从侦察、运输到灭火,构建了一个全链条的空中救援矩阵。据支队负责人透露,今年下半年还将有更多新型无人机入列,届时景德镇的空中救援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直升机产业到低空经济,景德镇正以“消防+无人机”的创新实践,为城市安全治理提供了全新的“空中解决方案”。这一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消防救援的效率和精度,也为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注入了新的科技动能和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