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考古探秘的匠心匠魂:滕杰臣的田野坚守与技艺精进

   时间:2025-07-23 11:07:4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炎热的夏季,四川绵阳市的高温天气并未阻挡滕杰臣的脚步。刚刚在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考古探掘工项目二等奖的他,立刻返回了梓潼县西坝遗址,继续投入到西汉时期广汉郡郡治所在地的考古工作中。

面对持续的高温,滕杰臣所在的考古队灵活调整了工作时间,清晨早早开工,避开中午的酷热,下午则待暑气稍减再继续。这样的安排不仅有效减少了队员在高温下的暴露时间,也为滕杰臣提供了更多进行室内案头工作的机会。作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一员,滕杰臣在田野与室内之间往返已逾十三载。

谈及参与过的考古发掘地点,滕杰臣表示难以选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因为每个工地都有其特殊性,每一次发掘都倾注了同样的心血。在他看来,考古探掘工作虽没有科研的“高精尖”,但正是这份看似平凡的努力,支撑着后续的考古与科研工作。

滕杰臣的考古之路始于2011年在宜宾的实习。考古探掘带来的新鲜感、相对独立的作业环境,以及对考古的热爱,让他决定留在考古一线。然而,正式工作后,他才意识到考古不仅与土地打交道,还需要与当地群众、村镇干部沟通,甚至与施工方协调,这些挑战并未让他退缩,反而激发了他跨出舒适区的勇气。

考古发掘带来的新鲜感往往伴随着惊喜与失望。滕杰臣回忆,在西坝遗址寻找汉代城址的壕沟和城墙遗迹时,经过大半年的钻探,仅发现一小段城墙。尽管经历了多次勘探与试掘,仍未达到预期成果。面对这种反复失望,滕杰臣表示,这是考古工作中的常态,他学会了适应与调整。

滕杰臣的考古技艺与心理素质,在参加全国大赛前得到了显著提升。2023年,他在三星堆遗址进行了长时间的集训,面对坚硬的土质和复杂的流程,他通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建立了自信。从省赛到国赛,滕杰臣凭借精湛的手艺和不屈的精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除了传统手艺,滕杰臣还积极学习新技术,如无人机、三维建模、CAD等工具的应用,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增强了精准度和安全性。滕杰臣认为,手艺是基础,但学习新技术同样重要。

滕杰臣所从事的考古探掘工作,尤其是钻探,是考古发掘与研究的基础。在西坝遗址,正是通过半年多的钻探,考古队对整个遗址有了充分的认识,才确定了发掘区域。滕杰臣强调,尽管他们做的是考古勘探、发掘等前端工作,但却是整个考古学研究流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科研体系的基础。

滕杰臣深知,考古技师的手艺和工作环境正在不断变化,他们同样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他而言,更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个考古项目,每一次工作调查。尽管已取得不少成就,但他仍谦虚地表示,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