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启幕:共探AI历程、现状与未来走向

   时间:2025-07-27 00:28:52 来源:上观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上海,2025年7月26日,全球科技界的焦点汇聚于此,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主论坛盛大开幕。这一AI领域的思想盛宴,通过一天的时间深度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当前态势以及未来展望。

大会以“智能时代 同舟共济”为主题,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顶尖专家和行业领袖。他们的发言,无论是对技术本质的深刻剖析、对普惠价值的执着追求,还是对未来图景的积极探索,都传达出一个共同的声音:人工智能的发展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性议题。

在大会的首场主题演讲中,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2018年图灵奖得主、被誉为人工智能教父的杰弗里·辛顿首次在中国亮相。他以“数字智能是否会取代生物智能?”为题,回顾了AI的60年发展历程,并指出AI的两种不同范式:符号型的逻辑性范式和以生物为基础的范式。辛顿还分享了自己1985年的小型模型,该模型试图结合这两种理论来解释人类如何理解词汇。他认为,如今的大语言模型正是其当年微型语言模型的衍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郑南宁则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从“专家学习系统”到“特征工程”,再到“由模型驱动智能”,最终将迈向“意图驱动智能”。在这一阶段,人工智能系统将具备人类意识,能够在广泛的任务和环境中进行学习和适应,实现通用人工智能。

随后,上海人工智能企业Minimax的创始人闫俊杰发表了演讲。他认为,AI大模型领域将持续多元化发展,不同模型各具特色,有的擅长编程,有的擅长交互,还有的充满想象力。闫俊杰强调,AI公司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的延伸,而是能够提供更多生产力的新型企业。他透露,Minimax公司的大部分代码和数据分析工作已由AI完成,且AI的能力将持续增强。

大会期间,前微软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与前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就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竞争与合作进行了对话。施密特提到,中国很多AI大模型是开源的,而美国的大多数则是闭源的。他认为开源有利于技术发展,并呼吁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有责任保持世界稳定,通过合作解决安全问题,制定规则,避免失控。

在关于AI未来的讨论中,图灵奖得主约书亚·本吉奥表达了对AI安全性的担忧。他指出,目前尚无科学方法确保AI的安全性和可控性。近期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大模型能力的提升,AI系统正展现出欺骗性和自我保护倾向,一旦失控,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性风险。辛顿也表达了类似担忧,他认为大模型一旦具备比人类更强的智能,仅靠关闭并不能解决问题,人类的处境如同“养一只老虎当宠物”,需要找到方法来训练AI,避免其威胁人类。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在会上与机器人灵犀X2进行了互动。灵犀X2表示,理解人类、预测人类行为并不意味着要取代人类,而是为了帮助人类做更核心、更有创造力的事情。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认同,即“让人类回归人性,而机器专注于效率”。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