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日公布了其二季度财报,尽管下滑趋势尚未完全遏制,但与一季度那份史上最差财报相比,公司状况已有所改善,汽车业务好比从重症监护室转入了普通病房。
尽管二季度16.2%的同比降幅创下了自2012年以来的最大纪录,但环比增长16%的表现,还是让资本市场松了一口气。其中,汽车业务无疑是最大的功臣,贡献了166.61亿美元的收入,同比下滑16%,但环比增长19%,各项细分指标均略高于市场预期。
可以说,特斯拉二季度的主旋律就是“止跌企稳”。在汽车业务显露疲态,人工智能领域又未见明显起色的背景下,小幅升级的Model Y再次成为了特斯拉的救星。
回顾今年一季度,特斯拉交出了史上最差财报,净利润暴跌71%,汽车收入同比骤降20%,实质陷入亏损。而马斯克也紧急与白宫切割,结束了公司的无人驾驶状态。与此同时,Model Y在时隔五年后终于迎来改款,但这一改款在国内舆论中并未获得太多好评,主流观点认为“改了个寂寞”。
然而,事实证明,这款看似平庸的Model Y改款却在二季度成功挽救了特斯拉惨淡的汽车业务。二季度,特斯拉的汽车销量从33.6万辆提高到了38.4万辆,虽然绝对值增长不多,离巅峰期也相去甚远,但由于新款Model Y的上市定价更高,不仅带动了卖车收入的提高,也让毛利率奇迹般地回暖。
考虑到Model 3/Y承担了特斯拉95%以上的销量,且Model Y蝉联两年全球销冠,其市场表现几乎决定了特斯拉汽车业务的整体表现。新款Model Y涨价1万多元(美国上调1000美元),使得特斯拉汽车业务的毛利率从16.2%提高到了17.2%,暂时止住了汽车毛利率不断下滑的趋势。同时,特斯拉的单车销售均价也从一季度的27.45万元提高到了29.39万元。
在国内市场,尽管新车纷纷对标特斯拉的配置,彩电、冰箱、大沙发等配置一应俱全,但“改了个寂寞”的Model Y在消费市场依然颇具竞争力。新版Model Y首周交付量迅速突破6000辆,上半年更是稳坐SUV销量榜首位置,同时继续领跑25万-35万元价位的销量榜单。
尽管特斯拉的产品矩阵饱受争议,但新版Model Y没有辜负公司的期望,初战告捷。面对预定量破纪录但仍在产能爬坡的小米YU7,已经六岁高龄的Model Y依然显得颇具竞争力。因此,从公司经营的角度来看,特斯拉对Model Y“小修小补”的策略反而显得非常务实。
特斯拉显然打算继续压榨Model Y的剩余价值。一方面,公司计划推出面向中国市场的特供车型——长轴六座版Model Y,虽然具体细节尚未公布,但预计会是对Model Y的简单拉皮。另一方面,长期跳票的廉价车型“Model 2/Q”最终定位为廉价版Model Y。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罕见地透露了这一平价车型将在四季度推出,而且“长得很像Model Y”。
在FSD和Robotaxi业务初见落地端倪,但机器人量产规划不及预期的情况下,Model Y还得继续承担起重任。尽管在国内市场份额有所缩水,但特斯拉对Model Y的缝缝补补,意在通过长轴版Model Y和廉价版Model Y来弥补Cybertruck与Model 2/Q未能实现的销量。
那么,特斯拉的研发投入都去了哪里呢?答案无疑是人工智能。尽管汽车业务一直在缝缝补补,但马斯克对人工智能的投入却毫不吝啬。由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特斯拉的自由现金流情况越发恶化。然而,马斯克并未因此减少投入,反而宣布追加约80亿美元的资本开支,重点投资人工智能研发等领域。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继续画出了两张大饼:一是Robortaxi运营规模扩大10倍,每英里成本降到0.3美元以下,明年下半年在美国部署超过100万辆Robotaxi。二是特斯拉将从“前自动驾驶时代”昂首迈入“后自动驾驶时代”,并正在撰写一份新的宏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