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金融智能体规模化应用加速,但仍面临四大专业挑战

   时间:2025-07-29 00:47:45 来源:21金融圈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4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的余温中,金融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今年的大会不仅展示了AI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凸显了其在金融领域的务实应用与深远影响。

位于上海浦东的世博展览馆内,交通银行、农业银行、上海银行、蚂蚁集团、中电金信等众多展商纷纷亮出了各自的AI“杀手锏”。其中,金融智能体的身影尤为引人注目。从最初被视为“校园优等生”到如今广泛应用,金融智能体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飞跃式发展,应用场景也从对客辅助工具的“单点尝试”拓展到了授信决策等核心业务。

金融智能体以其根植于应用场景、解决实际业务问题的能力而备受青睐。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金融智能体将在大模型驱动下重塑金融业务流程,整合软件能力、专家经验和决策路径,从而大幅提升业务效率,激活数据价值。这一变革不仅体现在落地场景数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对业务效率的显著提升以及对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

蚂蚁数科CEO赵闻飙在论坛发言中强调,数字化程度最高、数据密度最大、AI应用场景最丰富的金融业应当是AI率先落地应用的绝佳行业。他指出,智能体的价值不在于解决成千上万的浅层问题,而在于攻克行业的深层痛点,深入企业业务场景,最大化专业领域知识的价值。

在展区探展过程中,记者发现,太保集团在保险业务核心环节全面推进数字劳动力建设,优化成本结构,已上线的典型数字劳动力包括健康险理赔审核、审计数字员工等。蚂蚁集团的展区则展示了财富、保险、投研、风控等核心金融场景的智能体demo。盈米基金更是上线了“个人基金理财助手”等一系列金融智能体应用,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建议。

在应用深度上,金融智能体开始在授信决策等重要核心场景上大展身手。奇富科技首席算法科学家费浩峻透露,该公司已搭建授信决策智能体系统,相比传统风控系统,智能体系统涉及整个信贷业务的全流程,具备“类人”操作能力,能够基于模型判断进行编排决策,更懂金融业务与场景。

金融业务的交互模式也在发生深刻变革。上海银行在展位上首次发布的AI手机银行便是例证。用户无需在复杂的菜单栏中寻找功能,只需通过文字或语音输入需求,AI即可快速响应并完成业务办理。这一应用背后有蚂蚁数科的技术支持,赵闻飙表示,以“对话即服务”取代传统点选,重塑了服务本质,实现了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突破性转型。

然而,金融智能体的规模化落地应用并非一帆风顺。目前,仍面临大模型幻觉、碎片化金融知识整合、工程化实践能力不足以及实效衡量难等挑战。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两年内,金融垂类大模型的落地应用首先要解决幻觉问题,同时需要长期、耐心的投入来构建高质量数据集,提升工程化实践能力,并建立开放透明的评估体系来衡量智能体的实效。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金融智能体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金融智能体将在金融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金融业务的高效发展,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服务体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