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阿里AI眼镜:开启To C战略新篇章,探索人机交互新入口

   时间:2025-07-29 10:33:4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的科技舞台上,大模型技术的竞争已悄然迈入新阶段。随着技术壁垒逐渐模糊,竞争焦点开始从单纯的技术能力比拼,转向产品落地速度与用户体验的优化,特别是如何更有效地将AI能力融入用户的日常生活。

在这一背景下,阿里巴巴近期的一次押注引起了广泛关注——他们推出了自研的夸克AI眼镜。这款产品的发布正值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开幕之际,标志着阿里在AI to C领域的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从软件服务延伸至硬件终端。

夸克AI眼镜不仅是阿里整合AI to C业务后的首个硬件成果,更是其AI战略以硬件形态落地的首次尝试。依托通义千问大模型,阿里在基础模型层面已跻身全球领先行列,而夸克AI眼镜则是其在应用层面的又一创新探索。

阿里智能信息事业群终端业务负责人宋刚表示,夸克AI眼镜旨在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感官中枢”。凭借其穿戴的连续性和场景穿透力,这款眼镜被设计为“随身AI助理”的理想形态,能够承载多模态感知任务。

为实现这一目标,夸克AI眼镜在硬件结构上进行了全面优化,从佩戴舒适度、续航时间到语音响应、图像识别等关键体验都进行了深度打磨。它支持通话、翻译、音乐播放、会议纪要等多项主流功能,旨在让用户在日常使用中感受到无缝的AI体验。

然而,宋刚强调,真正的挑战不在于功能的多样性,而在于用户是否愿意每天佩戴。市面上现有的AI眼镜产品往往因佩戴不适、续航短、AI交互体验弱等问题而未能真正进入大众消费市场。为此,阿里计划携手全球领先的眼镜品牌,利用其在C2M定制和渠道服务方面的优势,解决消费级AI眼镜体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夸克AI眼镜的推出,不仅是阿里在硬件领域的一次尝试,更是其在AI入口侧的一次重要布局。阿里的核心思路是将过去在搜索、支付、导航、内容等多个To C触点的业务生态,封装进一个日常可穿戴的终端中。这不仅仅是一款眼镜的发布,更是阿里在探索AI如何更自然地融入用户日常生活方面的一次亮相。

随着大模型与云端协同能力的日益成熟,AI眼镜的定位已从“显示设备”转变为“感知中枢”。它贴近用户的眼耳位置,具备天然的感知优势,更适合承担语音理解、图像识别、环境感知等多模态输入任务。这种从“看见”到“理解与响应”的转变,使得AI眼镜成为探索AI to C落地路径上的热门选项。

事实上,AI眼镜已成为业界共识的探索方向。自百模大战以来,尽管AI产品层出不穷,但真正能够吸引并留住用户的爆款应用仍然稀缺。传统的终端生态——手机和PC——提供的体验路径仍是线性的“点开—使用—退出”流程,并未带来显著的用户体验突破。而AI眼镜凭借其低感知、高触达的特性,具备天然的“场景穿透力”,能够随人进入生活、工作、出行等各类高频场景,成为被集体看好的“超级入口”。

夸克AI眼镜的推出,正是阿里在这一趋势下的积极回应。它不仅整合了阿里的AI能力,还接入了高德导航、淘宝比价、飞猪行程服务提醒、支付宝支付等典型生活场景,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智能体验入口。这种跨应用、跨业务线的整合,打破了移动生态中的应用孤岛,为阿里To C能力的触达提供了新的可能。

对于阿里而言,夸克AI眼镜的意义远不止于硬件本身。它更是一个探索下一代人机交互方式的“试验田”,一个验证AI如何更自然地融入用户日常生活的“试金石”。通过这款眼镜,阿里希望能够打通内部生态,验证新的AI体验路径,并借此掌握AI to C节奏的主动权。

尽管夸克AI眼镜在短期内可能仍需面对商业化挑战,但它所传递出的产品思路——AI要真正To C,不能仅是技术能力的堆砌,而应以可持续的真实场景为入口——无疑为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款眼镜可能不会立即替代手机,但它所代表的探索精神和技术创新,无疑为AI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