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I造假“仅退款”频发,电商平台商家权益受损,治理行动迫在眉睫

   时间:2025-07-30 08:48:0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电商平台商家在社交媒体上纷纷发声,揭露了一种新型欺诈手段:部分消费者利用先进的AI工具,如豆包等,生成虚假的商品瑕疵图片,借此要求“仅退款”而不退货。这一行为不仅令商家蒙受经济损失,更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秩序。

长久以来,“仅退款”政策本是电商平台为保护消费者权益而设,旨在解决如运费高于商品价值、生鲜商品易腐难退等特殊场景下的退货难题。然而,这一善意之举却被部分不良买家钻了空子。他们通过AI技术,将完好的商品图片篡改为看似破损或质量低劣的状态,以此向商家索赔。这种行为不仅让商家苦不堪言,更在电商平台上引发了一阵“悲惨共鸣”。

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商平台商家投诉问题中,“仅退款”占比高达50.36%,稳居榜首。拼多多、抖音电商、淘宝等平台成为投诉的重灾区,其中拼多多的投诉占比最高,达到了43.25%。

这些不法买家利用AI生成的图片,往往以“商品损坏”、“质量问题”为由,强行要求商家退款。一些图片甚至带着明显的AI水印,如“豆包AI”,却仍被嚣张的买家用作索赔的依据。随着AI技术的进步,这些伪造图片的逼真程度越来越高,有的甚至肉眼难以分辨真伪,大大增加了商家维权申诉的难度。

面对这一乱象,电商平台与监管部门并未坐视不管。市场监管总局已约谈多家电商平台,要求优化协议规则、提升规则透明度,并保障商家的自主经营权。同时,国家也在两会上明确提出要治理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保障商户货款安全。

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响应号召,进行了一系列整改。淘宝宣布将优化“仅退款”策略,依据新版体验分提升商家售后自主权,并对优质店铺减少或取消售后干预。同时,淘宝还上线了“AI鉴诈师”,通过动态验证和用户信用分层的措施拦截恶意欺诈行为。京东则对商家进行风险等级划分,对高风险商家启用“保证金前置”制度。抖音电商则推出了“商家权益保护计划”,为被恶意退款的商家提供法律援助。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4月,多个电商平台宣布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平台非必要不主动介入。这一转变反映了监管和市场对平台规则的重新审视,旨在更好地平衡消费者与商家的权益。

然而,面对日益猖獗的AI造假问题,现有的监管政策可能还不足以彻底肃清市场。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针对电商“仅退款”领域的AI造假问题,各大平台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他建议建立“AI伪造”快速立案通道,帮助商家或消费者及时维权;同时督促平台明确规则政策的使用范围和情形,以更好地保障权益;并推动平台完善算法,严惩除“仅退款”外的大数据杀熟、恶意退款等行为。

曹磊还提出了搭建跨平台协同治理的构想,认为这是解决AI造假问题的关键之举。他呼吁各大平台共享欺诈案例数据和模型,共同铲除“AI造假”这一毒瘤,以维护电商市场的健康与秩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