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牧原股份高增长背后:成本红利能否助其摆脱“猪周期”枷锁?

   时间:2025-07-30 14:08:1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国内生猪市场,传统意义上的“猪周期”似乎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今年上半年,国内猪价持续走低,监测数据显示,截至7月中旬,生猪价格已跌至14.35元/公斤,同比大幅下跌24.55%,较今年年初也下降了超过10%。这一趋势打破了以往猪价周期性波动的常规。

然而,猪价下跌并未让猪企们陷入困境,反而迎来了一波业绩的反转。正邦科技、新希望等企业在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分别预计实现净利润1.9亿元至2.1亿元和6.8亿元至7.8亿元。其中,牧原股份的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05亿元至110亿元,同比增长高达924.6%至973.39%。

这一波业绩增长背后,成本下降成为了关键因素。生猪养殖的核心成本中,饲料成本占比高达六成。今年上半年,玉米、豆粕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同比下滑,为生猪养殖企业释放出了可观的利润空间。牧原股份通过精细化管理,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从年初的13.1元/公斤降至6月的低于12.1元/公斤,成本控制能力显著提升。

尽管“猪周期”的影响正在淡化,但供需关系对猪价的影响依然显著。农业农村部已提前发布市场预警信息,指导头部企业合理调减产能,控制出栏节奏。然而,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高位,生猪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并未根本改变。牧原股份虽然响应号召进行了减产,但出栏量仍在持续上升,未来业绩增长仍面临猪价波动的挑战。

牧原股份的高增长背后也隐藏着高负债的压力。数据显示,其负债总额近年来持续攀升,资产负债率也居高不下。为了缓解财务压力,牧原股份选择通过上市和出海来寻求新的增长点。今年5月,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计划通过港股上市融资,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

出海的首站选择了全球第四大猪肉消费国越南。牧原股份与越南当地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输出“养猪解决方案”,并在越南设立了全资子公司。然而,出海之路并非坦途。牧原股份在港股上市过程中已面临监管压力,同时,轻资产输出的模式在短期内难以形成第二增长曲线,与国内竞争对手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