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增程车火爆市场,长城汽车坚守混联路线,用户选择成关键

   时间:2025-07-30 16:15:02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汽车行业的技术路线争议中,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的言辞如同一枚震撼弹,直接将“增程式技术”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他在直播中坚决表态,认为增程式是“落后且低效”的技术,并誓言长城永远不会涉足这一领域。然而,市场的反馈却与魏建军的断言大相径庭。

理想L系列车型以均价35万元的价格,单月销量突破4万辆;问界M9在短短四个月内销量超过3.6万辆;零跑汽车更是凭借增程式技术逆袭成为新势力中的销量冠军。这些数字无疑是对“落后技术”标签的有力反驳,用户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对增程式技术的认可。

增程式汽车之所以能够在市场上大放异彩,关键在于它们精准捕捉到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城市通勤的低成本、长途旅行的便捷性、以及驾驶体验的舒适性,这些都是增程式汽车能够打动消费者的关键要素。相比之下,一些过于追求技术参数的车型,反而忽视了用户的真实体验。

曾经对增程式技术持批评态度的汽车巨头们,如今也纷纷转变态度。大众推出了增程版ID.系列车型,宝马重启了iX5增程版,丰田汉兰达增程车型也即将面世。这些举动无疑表明,增程式技术在市场上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

然而,在这场技术路线的较量中,长城汽车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新能源车型的渗透率仅为24%,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欧拉品牌销量大幅下滑,而混联王牌Hi4也未能扛起销量大旗。相比之下,增程式阵营却势如破竹,2024年销量暴涨63%,在25万元以上高端市场的占比超过60%。

魏建军或许未曾料到,技术的先进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参数的高低。就像当年的诺基亚砸核桃神机虽然参数出众,但最终却被用户抛弃,选择了更加便捷、实用的触屏手机。同样地,当消费者在增程式汽车里享受着舒适的驾驶体验时,他们或许已经不在乎能量转换过程中的那点损失了。

这场争论的本质其实是“工程师思维”与“用户思维”之间的碰撞。同济大学教授余卓平指出:“增程式技术用更小的成本解决了用户的痛点,其市场潜力远超预期。”长城汽车的坚持固然值得尊敬,但如果继续忽视用户的真实需求,那么最终可能会成为“叫好不叫座”的悲情英雄。毕竟,再先进的技术如果无法转化为用户满意的体验,那么也只能是一纸空谈。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