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零食战场变局:代工品牌与量贩模式下的生存挑战

   时间:2025-07-31 20:01:15 来源:海克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网红食品品牌麻六记旗下的酸辣粉因代工及质量问题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消费者在上海、宁波等地的会员制超市开市客Costco购买的麻六记酸辣粉中发现粉饼发霉,随后开市客迅速将相关产品下架,此事迅速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榜。

作为麻六记酸辣粉的代工厂,四川白家阿宽食品公司迅速做出反应,于7月27日发布了相关批次产品的召回声明,并向消费者和麻六记致歉。然而,这并未平息消费者的怒火,麻六记作为品牌方的监管作用遭到了网友的广泛质疑。新浪微博上,“麻六记别躲在白家阿宽后装无辜”“阿宽食品不能代替麻六记致歉”等词条迅速发酵,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2800万。7月28日,麻六记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试图挽回品牌形象。

麻六记酸辣粉的火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创始人张兰与其子汪小菲在社交媒体上的话题热度。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麻六记酸辣粉的销量均在10万单以上,抖音平台的累计销量更是超过500万单,直播间单日最高销量突破100万元。张兰曾在直播中强调,麻六记的酱料、配方、工人“都是自己的”,试图以此淡化代工模式的色彩。然而,此次事件却让消费者对其产生了质疑。

事实上,代工模式在食品行业中并不罕见。除麻六记外,白家阿宽还为网红品牌李子柒及零食品牌三只松鼠、百草味代工。零食连锁头部品牌来伊份、良品铺子同样以代工模式为主。随着电商的兴起,三只松鼠抓住了线上零食销售的红利,迅速崛起;而来伊份则凭借门店数量的优势,在零食连锁门店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随着零食量贩品牌的崛起,这些代工型旧零食品牌却面临着业绩波动、门店数量缩减的困境。

零食量贩市场规模的增长势头强劲。据中原证券发布的研报测算,2024年中国零食市场规模已达1.25万亿元,同比增长8.7%,预计2026年将突破1.4万亿元。以销售额计,电商渠道占比最高,为38%;其次是线下商超和便利店,占比30%;再次是零食量贩渠道,占比14%;良品铺子、来伊份等品牌连锁门店占比10%,其余为贩卖机等其他渠道。鸣鸣很忙、万辰集团等零食量贩品牌的迅速崛起,让代工型旧零食品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营收与门店数量的变化凸显了零食量贩模式的生猛。鸣鸣很忙已于2025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招股书显示其营收在短短几年内翻了几番。而良品铺子的营收则自2022年开始持续下滑,门店数量也在逐年减少。在申银万国证券的二级分类中,良品铺子在休闲食品行业的营收排名已从2022年的首位滑落至第三位。

代工零食品牌的崛起有其特定背景。彼时线下零食渠道由商超、便利店及小型超市主导,产品多样性与便利性难以兼得。良品铺子、来伊份等零食连锁门店凭借产品丰富性和便利性脱颖而出。同时,电商的兴起让三只松鼠等品牌抓住了机遇,通过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差异化服务策略迅速崛起。然而,随着零食量贩模式的兴起,这些代工品牌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零食量贩模式以低价快速抢占了用户心智。鸣鸣很忙、万辰集团等零食量贩品牌以门店为品牌核心,自有品牌极少,主要通过引入知名品牌的低价商品以吸引客流。通过削减供应链各环节的加价和规模化运营,这些品牌能够让消费者享受到更低的价格。相比之下,代工型旧零食品牌由于需要支付代工费用和自营门店运营压力,产品售价往往较高。

为了应对零食量贩门店的崛起,良品铺子采取了降价策略,然而其下调后的产品价格仍难与零食量贩门店匹敌。来伊份则坚持未对价格进行调整,而是尝试多种新业态以寻求突破。然而,从业绩来看,这些努力并未取得显著成效。三只松鼠则将增长重心从传统电商平台转移至内容平台的直播带货模式,2024年营收实现了逆转。同时,三只松鼠还在推进供应链转型和线下店型的拓展。

然而,对于良品铺子、三只松鼠、来伊份等品牌而言,很难将零食量贩作为新渠道。贴牌产品在引流能力上比不过头部自产品牌,又难及白牌产品的低价优势。同时,其自有门店还与零食量贩门店存在竞争关系。在理性消费主导的市场环境下,代工零食品牌面临着多重挤压。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成为这些品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