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科协年会:聚焦学术新风,青年科技工作者成主角

   时间:2025-08-01 04:49:57 来源:新华社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中国科协年会上,一股学术会议的新风尚悄然兴起。7月末,随着第二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的逐渐落幕,中国科技会堂内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学术氛围。各个学科的专题论坛遍地开花,学者们在会议室、咖啡厅、休息区热烈讨论,思想碰撞。

对于首次参加中国科协年会的眼科专家张铭志来说,这次年会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年会以学术为核心,大家能够畅所欲言,这种氛围更有助于聚焦热点焦点问题。”她感慨道。

不少与会者都有同样的感受,认为本届年会“回归了学术本质”。年会围绕主题,动员了98场专题论坛,提炼出了一系列创新性强、争议大、难识别、风险高、可能带来科技重大发现和突破的非共识议题。

在“心理学与人工智能发展”专题论坛上,来自不同高校院所的嘉宾围绕争议性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如“心理学理论与模型在AI应用中引发的伦理边界与责任归属问题”等。这些讨论不仅产生了多个跨学科的研究和合作意向,也点燃了思想的火花。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蒋毅表示:“在人工智能时代,只有交叉融合才能产生颠覆性创新。这些非共识议题的探讨是科技创新的‘燧石’,在碰撞中激发出新的思想。”

与会者们还发现,今年的年会更加精简务实。红毯和背景板不见了踪影,过去免费发放的文件袋、签字笔也不再提供。取而代之的是一块块电子屏上滚动着的议程,彰显了年会的学术分量和紧凑节奏。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张慧参与了其中一个专题论坛的筹备工作。她坦言:“精简办会让我们从形式化的环节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议程设计和议题策划中,确保了论坛的学术浓度。”

会场中,一张张青春的面孔格外引人注目。据统计,今年与会的7000余人次科技工作者中,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超过半数。他们不仅在每场论坛的主旨报告后参与圆桌讨论,与院士大咖交流对话,还担任专题论坛的学术秘书,全流程参与论坛的组织与策划。

“原来我们更多是台下听报告、记笔记的人,现在转变为了参与者、出题人。”来自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90后”科研人员肖国梁说。他通过担任学术秘书,不仅拓展了知识面,还从青年科研人员普遍关心的领域设置了议题,并请来了相关专家。

今年年会还将论坛与学术期刊充分联动,为青年学者提供了新的机遇。张慧表示:“以前我们向期刊投稿后,只能静待审稿人的意见。今年我以投稿人的身份参会,将研究成果带到会上与同行们进一步讨论完善,提升了论文质量,并有望发表更多新成果。”

在会场中,青年学者们的讨论声此起彼伏,观点碰撞不断。他们的积极参与和创新思维,为这次年会增添了新的活力和色彩。

随着年会的深入进行,越来越多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走到前台,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他们的努力和贡献,将为中国科技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