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界迎来又一重要时刻之际,硅谷设计软件巨头Figma于7月31日在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此举由摩根士丹利、高盛、艾伦公司及摩根大通等多家顶级投行联合承销,成为2025年度备受瞩目的科技股IPO之一。Figma的招股书中一项创新举措尤为引人注目:公司宣布已获授权发行“区块链普通股”,这一做法在全球尚属首例。
Figma与加密世界的渊源并非始于今日。此前,该公司已将比特币ETF纳入资产负债表,显示出其对加密领域的持续关注。Figma的创始人Dylan Field更是Web2创业者中较早关注Crypto动态的一员,这并非一次偶然的尝试,而是对Crypto长期潜力的认可。
作为全球前沿公司之一,Figma正通过实际行动展示其对加密技术的接纳。本文将从独特的视角重新审视这家公司,不仅关注其估值与增长曲线,还深入探讨其产品哲学与资本结构设计。这一切的核心人物,正是Dylan Field。
Dylan Field并非典型的硅谷明星创始人。他身材微胖,穿衣随意,早年甚至有过演艺经历。五岁时,他便首次登上舞台,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协作的力量”。高中时期,他开始接触编程,并在大学期间与未来Figma的另一位创始人Evan Wallace相遇,后者在WebGL方面的成就启发了Dylan对浏览器协作设计的思考。
Dylan Field和Evan Wallace围绕“浏览器+实时协作+UI设计”的理念,逐步构建起Figma的框架。尽管Figma的起步并不顺利,但其增长速度令人瞩目。从2017年的70万美元收入增长到2020年的7500万美元,再到2025年财年第一季度的2.28亿美元,Figma展现出了强大的商业化潜力。
2022年,Adobe曾宣布以200亿美元收购Figma,但这一交易最终因多方原因终止,Adobe向Figma支付了10亿美元的分手费。对Figma而言,这次未遂的收购不仅保住了公司的独立性,还为其锁定了200亿美元的估值,并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Dylan Field在应对这一事件时展现出了其稳健的领导风格。他没有借此打造任何英雄叙事,而是专注于团队激励、市场拓展和研发投入,为Figma的IPO之路铺平了道路。Figma计划发行约1,250万股新股,预计融资规模约为3.1亿美元,同时现有股东拟减持约2,470万股旧股。
值得注意的是,Figma在招股书中披露,公司已获授权发行区块链普通股,这一举措为未来的数字资产管理预留了空间。与Robinhood等平台主导的代币化方案不同,Figma的做法更加稳健,直接在资本结构层面预留了发行区块链普通股的空间,为未来的链上IPO铺平了技术与合规基础。
Dylan Field对Crypto的关注并非空谈。他早在多年前就与加密行业人士探讨Crypto的潜力,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过对以太坊和CryptoPunks等项目的看法。他还是OpenSea的早期投资人,并投资了多个加密原生项目,显示出其对Web3的认真态度。
Figma的名字虽无明确定义,但它指向了一个图形世界中人与协作重新组织起来的可能性。设计只是入口,真正被重塑的是协作本身。Dylan Field用十几年时间搭建了一个坚固的舞台,让无数人在上面自由互动,完成了一场场精彩的演出。在这个叙事驱动、流量先行的时代里,Dylan Field的“构建型人格”显得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