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油电混动黯然失色:政策调整与技术革新下的市场变革

   时间:2025-08-02 00:49:43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油混)正逐渐淡出市场舞台,这一趋势从汽车销售展厅的变化中便可见一斑。昔日里,油混车型作为4S店的明星产品,如今其展示位置已被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插混)所占据。

近日,陪同友人购车时,销售人员私下透露:“油混版的销量大不如前,厂家正急于清理库存。”回想起三年前,油混车型还被誉为“省油神器”,备受推崇,而今却风光不再。

政策调整对油混车型构成了沉重打击。自2023年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以来,插混车型享受绿牌、免购置税的优惠,而油混车型则被归类为“节能车”。在北上广深等限牌城市,插混车型不仅能节省3万元购置税,还能获得绿牌,相比之下,油混车型则需花费高达9万元竞拍蓝牌。

一位广州车主算了笔账:“混动雅阁虽然比燃油版贵2万元,但省油的钱要5年才能回本。而插混秦PLUS免购置税,落地价比混动还便宜,如果充电方便,每月油费还能省500元。”

技术上的围剿更是让油混车型雪上加霜。近年来,插混车型的纯电续航能力大幅提升,从50公里跃升至200公里,日常通勤几乎无需使用燃油。笔者曾试驾过比亚迪DM-i,纯电模式下每公里成本仅为8分钱,如果公司免费提供充电,几乎可以三个月不用加油。

更令人惊讶的是,插混车型在亏电状态下的油耗已与油混车型持平,这意味着油混车型的技术壁垒已被彻底打破。

二手市场上,油混车型的残值率也远低于插混车型。某平台数据显示,三年车龄的混动凯美瑞残值率比插混汉低了15%。

消费者的认知误区也加速了油混车型的衰落。“不充电买混动,要充电买纯电”的观念早已过时。实际上,插混车型完全可以当作燃油车使用,且油耗更低。媒体实测显示,宋PLUS DM-i在亏电情况下,百公里油耗仅为4.8升,比混动RAV4还低0.3升。

面对市场的巨变,丰田和本田等日系车企反应迟缓。本田直到去年才推出插混版CR-V,而丰田的bZ系列也未能取得预期的成功。相比之下,自主品牌在插混领域大放异彩,比亚迪DM-i月销量突破20万辆,理想汽车通过增程式技术打开了30万元以上市场,长安深蓝则凭借超级增程技术脱颖而出。

一位车企内部人士透露:“日系车企押注油混,是看中其无需新建充电设施的优势。然而,中国充电桩数量在过去五年内增长了20倍,现在连青藏线都配备了快充站。”

上周,丰田宣布将广汽丰田部分油混生产线转产插混车型。这一举动标志着,这个曾经定义了混动技术的品牌,正亲手为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时代画上句号。

油混车型的没落并非因为其技术落后,而是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如今的消费者既追求绿牌路权,又看重智能座舱,还要求实实在在的省钱。当插混车型在油耗、价格、绿牌、免税以及智能配置等方面全面超越油混车型时,油混车型便显得无所适从。

淘汰油混车型的并非政策,而是市场的算术题。当竞品在总价值上完全碾压时,市场自然会将其淘汰出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