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面包,这家以“桃李满天下”为寓意的烘焙企业,近期再次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一则通告,将桃李面包推上了风口浪尖。
通告显示,桃李粮油旗舰店在抖音平台销售的、由山东桃李面包有限公司生产的醇熟切片面包,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值得注意的是,这家生产问题面包的公司,正是桃李面包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桃李面包的创始人吴志刚,曾是一名教师,他于1995年在丹东市创立了桃李面包的前身。企业名称“桃李”,既是对他教师身份的致敬,也寄托了他将产品推向全国的愿望。2015年,桃李面包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成为了A股市场的面包第一股。
然而,上市后的桃李面包并未能完全摆脱质量问题的困扰。近年来,多次因菌落总数超标、添加剂超标、异物混入等问题被处罚,这些问题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也暴露了桃李面包在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及供应链环节存在的系统性风险。
就在今年7月,又有消费者投诉在桃李面包中发现了异物。一位消费者在某购物平台上的桃李食品旗舰店购买了巧克力味面包后,发现包装袋内爬满活体蚂蚁,面包本身及包装内部均被严重污染。无独有偶,另一位消费者在线下购买的桃李果子面包中,也发现了银黑色异物。
除了频繁的质量问题,桃李面包的业绩表现也令人担忧。近年来,公司的营业收入增幅收窄,净利润连续四年出现下滑。2023年,桃李面包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仅增长了1.08%和下降了10.29%。2024年,这一趋势并未得到扭转,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降了9.93%和9.05%。
面对业绩下滑和质量问题的双重压力,桃李面包的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之一吴学群,近期还质押了部分公司股份。根据公告,吴学群累计质押公司股份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总量的33.02%,占公司总股本的8.25%。
对于桃李面包而言,如何重拾消费者信任、改善业绩表现,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桃李面包需要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管理、质量控制及供应链环节存在的问题,才能重新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