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目标
为了系统地监控和记录项目的执行情况,确保项目产出物(包括最终产品、服务或成果)满足预定的质量标准和需求,并通过持续改进过程提升项目质量。
质量保证方法
质量保障将为项目团队提供保证项目的方法,质量保证的方法主要包括过程检查、计划跟踪、风险评估等。
过程检查
过程检查采取阶段性评估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根据项目计划对项目进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和关键检查点进行检查与评估。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Ø制定检查规范。根据项目计划对预先定义的项目过程制定相应的过程检查规范,如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方式、提交文档等内容。
Ø细化过程检查计划。根据检查规范对质量保证计划中的过程检查章节进行细化,详细说明每一次过程检查活动的检查内容、检查时机以及检查标准等,与项目相关方达成一致,作为过程检查活动的行动依据。
Ø执行过程检查。根据计划进行过程检查,发现问题、记录检查结果;
Ø检查结果处理。组织项目相关方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制定解决措施并达成一致认可,形成过程检查报告,通知项目相关方处理。
Ø问题跟踪检查。对过程评审报告中达成一致的问题解决措施进行不定期跟踪,检查问题处理情况并通知项目相关方知悉。
计划跟踪
计划跟踪服务就是在整个项目过程中,以《项目计划》为主线和依据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跟踪与检查。其主要目的在于跟踪项目进展过程中的计划性、规范性、和时效性,包括在某个时间点(里程碑或关键检查点)上,所有正在进行的工作是否都在计划范围内,是否依照计划在执行,该交付的工作产品是否已经完成,实际执行与计划的偏差程度、存在的质量问题等内容。通过计划跟踪,可以及时发现计划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前预见项目风险,以便提早进行应对。
计划跟踪采取周期性跟踪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在项目的各个阶段、各主要检查点以及项目进展过程中的任意可能时刻进行跟踪检查或抽查。主要内容如下:
Ø制定计划跟踪规范。与项目相关方充分协商,制定项目的计划跟踪规范,包括跟踪检查的内容、标准、时机/频率,汇报的方式、渠道,出具的检查结果等内容,达成一致后形成本项目的计划跟踪规范。
Ø细化质量保证计划。根据计划跟踪规范对质量保证计划中的计划跟踪章节进行细化,明确说明计划跟踪的内容、时机以及交付结果等项目。作为执行计划跟踪的依据。
Ø执行计划跟踪。根据质量保证计划,定期跟踪检查项目进展情况,找出计划偏差和异常问题并进行简要分析,记录计划跟踪情况。
Ø妥善处理计划跟踪结果。组织项目相关方就计划跟踪情况进行讨论和评估,就计划异常问题和偏差制定纠正措施并达成一致,形成计划跟踪检查报告,通知项目相关方进行处理。
Ø问题跟踪与检查。对计划跟踪报告中达成一致的问题纠正措施进行不定期跟踪,检查问题处理情况并通知项目相关方知悉。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发现项目进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提早做出应对措施,以便降低或减小风险问题给项目造成的影响或损失。风险评估主要根据项目相关方的需要,在项目进展过程的关键阶段进行。风险评估主要采取团队评估、个人评估、专家评估等有效方式。根据相关方需要确定风险评估的内容、成员、时机等,不定期进行。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Ø制定风险评估规范。通过与项目相关方充分协商,制定项目的风险评估规范,包括风险评估的工作范围、内容、流程、交付物、评估准则以及工作模版等。
Ø制定风险评估计划。与项目相关方充分协商,根据项目计划确定项目的风险评估计划,作为进行项目风险评估活动的工作依据。
Ø风险识别。根据计划确定的风险识别领域进行检查,发现风险问题并纪录。通常的风险识别领域包括需求范围风险、过程风险、技术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
Ø风险评估。组织风险评估成员评定各风险问题的产生原因、发生概率和产生影响以及可以采取的补救措施等内容并进行详细记录。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并通知项目相关方。
Ø风险问题跟踪与检查。针对达成一致的风险评估记录对风险问题的应对处理情况进行跟踪与检查,将跟踪检查情况及时通知项目相关方。
质量控制常用工具
Ø因果图: 用于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
Ø控制图: 用于监控过程是否稳定,识别异常变化。
Ø流程图: 帮助理解过程流程,识别可能产生缺陷的环节。
Ø直方图: 显示数据分布情况。
Ø帕累托图: 遵循“二八法则”,帮助识别导致大多数问题的少数关键原因。
Ø趋势图: 跟踪指标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Ø散点图: 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