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到来,新能源汽车如何在寒冷气候中保持续航性能,成为了众多车主关心的焦点问题,特别是在北方地区,电池续航的波动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正常使用。
近日,理想汽车新推出的两款车型——全新理想L6和纯电MEGA,迎来了它们上市后的首次冬季考验。12月6日,理想汽车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冬季用车技术分享会,详细介绍了这两款车型如何在冬季克服续航里程减少的挑战。
据理想汽车整车电动产品负责人唐华寅介绍,新能源汽车冬季续航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低温对材料物理特性的影响。例如,在-7℃的环境下,轮胎滚动阻力增加50%,风阻增加10%,同时驱动系统中的润滑油变稠,导致效率降低2%。卡钳和轴承的拖滞阻力也会增加50%,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能耗的增加。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理想汽车在热管理系统和电池技术方面进行了重点优化。在热管理系统方面,理想汽车采用了双层流空调箱设计,通过引入适量外部空气分布在上层空间,既解决了玻璃起雾的问题,又让乘客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同时,内循环的温暖空气分布在车舱下部空间,减少了能源消耗。结合智能控制算法,双层流空调箱在-7℃ CLTC标准工况下,带来了57W的能耗降低,相当于提升了3.6km的续航。
在电池技术方面,理想汽车与宁德时代共同研发的麒麟5C电池,通过优化电芯内阻和改善电池包散热等问题,实现了电池功率的提升。在常温时,麒麟5C电池的内阻可以下降40%,在低温状况下也能下降30%,功率能力提升30%。这一技术突破,使得理想MEGA在冬季能够更好地应对电池衰竭问题。
而全新理想L6则搭载了磷酸铁锂电池,针对磷酸铁锂电池电量估算不准确的问题,理想汽车自主研发了ATR自适应轨迹重构算法。该算法能够根据车主日常用车过程中的充放电变化轨迹,实现电量的自动校准,即使长期不满充电或单纯用油行驶,电量估算误差也能保持在3%至5%之间,比行业常规水平提升了50%以上。
针对冬季低温环境下电池放电能力减弱的问题,理想汽车还推出了自研的APC功率控制算法。该算法通过高精度的电池电压预测模型,实现了未来工况电池最大能力的毫秒级预测,能够在安全边界内最大限度地释放动力。凭借APC算法,理想L6在低温环境下的电池峰值功率提升30%以上,增程器启动前的放电电量也提升了12%以上。
通过这些技术创新,理想汽车为新能源汽车在冬季的使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解决方案,让车主们能够更加安心地享受冬季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