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软件巨头Figma今晚正式登陆美国纽交所,股票代码“FIG”,以每股33美元的价格发行,这一价格超越了预设的30至32美元区间,彰显了市场对这家创新企业的强烈信心。
本次IPO,Figma共发行3694万股股票,成功筹集资金约12.2亿美元。具体而言,公司新发行了12,472,657股A类股,募得资金4.12亿美元;而现有股东则通过出售24,464,423股股票,实现了8.07亿美元的套现。
Figma专注于打造数字产品的实时协作设计平台,并不断加大在人工智能集成方面的投入。此前,Adobe曾提出以200亿美元收购Figma,但因欧洲反垄断审查问题,该交易于2023年12月被迫取消。
此次上市,Figma的估值(完全稀释后)接近193.4亿美元,远超2024年125亿美元的要约收购价,这一价格还允许员工和早期投资者部分套现。这一估值的大幅提升,无疑是对Figma创新能力和市场前景的肯定。
在股权结构方面,IPO前,创始人Dylan Field持有67%的B类股,拥有51.1%的投票权;而Shares subject to voting proxy则持有33.5%的B类股和25.2%的投票权。Mamoon Hamid和Andrew Reed分别持有14%和8.7%的A类股,对应3.5%和2.2%的投票权。
投资机构方面,Index Ventures、Greylock Partner和KPCB Holdings分别持有16.8%、15.7%和14%的A类股,对应4.1%、3.9%和3.5%的投票权。值得注意的是,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也持有8.7%的A类股和2.2%的投票权。
IPO后,Dylan Field的持股比例略有下降,但仍持有66.1%的B类股和49.6%的投票权。其他主要股东和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也相应有所调整,但整体格局保持稳定。
Figma的上市不仅为公司自身带来了丰厚的资金支持,更被视为投资者信心的风向标。市场分析认为,在美国资本市场经历长期低迷后,投资者对高增长科技公司的兴趣正在逐渐回暖,这也促使更多科技公司考虑上市融资。
有分析师指出,Figma的成功上市可能会激发市场对其他具有颠覆性潜力的科技独角兽的IPO兴趣,如Stripe和Databricks等。这些公司同样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并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登陆资本市场。
Figma的上市之旅无疑为整个科技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也让我们期待未来更多创新企业的涌现和资本市场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