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酒店,这一源自上世纪50年代锦江饭店的品牌,正式踏上了冲刺港股的新征程。自20多天前在联交所披露上市聆讯资料以来,这家历史底蕴深厚的酒店集团再次吸引了业界的目光。
锦江酒店的故事,要从1993年公司创立讲起,但其根源可追溯至更早的时期。通过近年来的一系列大手笔收购与并购,锦江酒店已经跃居全球酒店集团的第二位。在国内经济型连锁酒店领域,锦江酒店更是先驱者之一,其开创性的店型和房型设计,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
国内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兴起,是市场需求变化的直接反映。30年前,国内酒店市场主要由国资背景的中高端酒店占据,辅以简陋的招待所和私人小旅馆。这种两极分化的现象,让锦江酒店看到了标准化的平价酒店的市场潜力。1997年,锦江之星乐园店在上海虹梅路的开业,标志着锦江酒店正式进军经济型连锁酒店市场。统一的品牌形象、贴心的服务和舒适的住宿环境,让锦江之星迅速走红。
随着锦江之星的成功,国内经济型连锁酒店市场迎来了井喷式发展。如家、7天、汉庭等品牌相继涌现,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借鉴了锦江之星的模式。这些品牌的崛起,不仅丰富了市场选择,也推动了经济型连锁酒店行业的快速成熟。
在锦江集团的支持下,锦江之星采取了自建自营的发展模式,迅速扩大了门店规模。与此同时,其他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也开始利用租赁物业开店,这种快速复制的模式降低了进入门槛,缩短了回报周期,引发了连锁酒店加盟制的盛行。一时间,各类资本甚至个人纷纷涌入这一领域,经济型连锁酒店行业迎来了黄金十年。
然而,市场的变化总是快于人们的预期。2016年,国内经济型连锁酒店规模增长首次放缓,而中端及以上连锁酒店市场则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这一变化,源于商旅人群和个人及家庭出游人群对住宿体验需求的升级。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华住集团等中端酒店品牌开始加速扩张,经济型连锁酒店也开始了转档升级的新时代。
在这一背景下,锦江酒店也开始了自己的转型之路。通过收购铂涛集团、丽笙酒店集团和卢浮酒店集团等,锦江酒店不仅丰富了自身的品牌矩阵,也进一步巩固了在全球酒店市场的地位。与此同时,如家酒店等老牌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也在寻求新的增长点,通过私有化、并购等方式,加强与中高端市场的联系。
然而,市场的竞争从未停歇。2017年,印度酒店品牌OYO进入国内市场,以其轻加盟模式和疯狂的扩张速度,迅速吸引了大量中小单体酒店的加入。然而,这种简单的换店招、放置酒店用品的加盟方式,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质疑。为了阻击OYO的野蛮进击,华住集团等本土酒店品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应对策略,坚守品质与服务的底线。
如今,锦江酒店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冲刺港股不仅是对其过去成就的认可,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锦江酒店能否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