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互联网安全大会上,三六零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周鸿祎发表了一席引人深思的演讲,他提出了一个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重要观点:AI大模型的发展不应止步,而应朝着智能体的方向进化。
周鸿祎指出,尽管当前的大模型在能力上已经有了显著提升,但仍存在两大核心问题。一是推理能力的不足,尽管这一问题在过去一年中得到了显著改善;二是缺乏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他形象地比喻道:“大模型就像是缺少了‘手和脚’的存在,无法直接‘干活’,如果AI的发展仅停留在这个阶段,那么它只能被视为一种玩具,而非真正的生产力工具。”
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周鸿祎提出了智能体的概念。他认为,智能体能够理解目标、规划任务、调用工具,并具备记忆能力,从而实现从需求到结果的完整交付。智能体的核心在于其使用工具的能力以及利用大模型进行复杂任务规划的能力。
周鸿祎进一步阐述了智能体的发展路径。他提到,L1级别的智能体主要作为聊天助手存在,擅长提供建议或情感陪伴,类似于GPTs等模型,可以被视为“玩具级”智能体。而L2级别的智能体则已经进化为低代码工作流智能体,虽然仍需人类设置流程,但已经能够由AI来执行任务,提高生产效率。到了L3级别,智能体已经具备了推理能力,能够自主规划并完成任务,如同某个领域的专家。然而,面对跨领域的复杂问题,L3级别的智能体仍可能因缺乏协同规划能力而陷入瓶颈。
而L4级别的智能体,则是一种多智能体蜂群的存在。这是纳米AI技术实现的突破,多个专家智能体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灵活组合,多层嵌套,分工协作。这种智能体团队的性能表现出色,能够连续执行复杂任务,成功率高达95.4%。
为了让更多企业能够享受到智能体带来的红利,三六零公司近日发布了“智能体工厂”。这一平台使得企业无需编程基础,即可通过自然语言定制专属的L3智能体,并且还能进一步组合成L4级别的多智能体蜂群团队。
在演讲的最后,周鸿祎还提到了三六零公司的市场表现。截至当日上午收盘,三六零的股价以10.95元/股报收,市值达到了76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