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网络正积极拓展其全球化业务版图,跨境物流业务已成为其核心驱动力。根据最新消息,菜鸟的高级副总裁兼跨境物流总经理熊伟透露,公司的全球化业务收入占比已超过整体业务的一半。
每天,从中国发出的跨境包裹数量高达500万个,这些包裹通过菜鸟的物流网络发往世界各地。在2025财年,菜鸟的营收达到了1012.72亿元,其中全球化与科技两大战略方向成为了主要增长点。
熊伟指出,菜鸟不仅继续与阿里巴巴平台保持紧密合作,同时也更加开放地服务于其他外部平台。他表示,全球化的战略与市场化运作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自2018年加入菜鸟以来,熊伟大部分时间都在海外奔波,致力于全球物流网络的建设,他看到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菜鸟的物流网络目前覆盖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其中50个进行了深度运营,提供跨境快递、全球供应链以及海外本地物流服务。熊伟透露,菜鸟在多数国家和地区的跨境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外部客户的数量显著增加,包括主流跨境电商平台、大型卖家以及中小商家和个人消费者,这些客户的业务贡献已经超过了阿里巴巴平台。
从全球市场来看,跨境业务的前景广阔。海外国家的电商渗透率普遍较低,仅为10%至20%,相比中国40%的渗透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熊伟表示,很多电商平台和出海品牌通过线上化方式满足海外消费者的需求,跨境快递市场展现出极强的爆发力。
熊伟还观察到,B to B业务需求增长迅速,制造商和品牌开始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或开设线下店铺,这增加了跨境供应链的需求,特别是在汽配、快消和潮玩行业。菜鸟在18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了超过40个仓储设施,一些中国潮玩品牌利用这些设施,在海外用户下单后,平均72小时内即可送达。
在菜鸟的全球化业务中,超过70%与电商相关。其主打产品“5美金10日达”占据了国际物流约70%的份额,而“10美金5日达”的升级产品也逐渐占据了20%至30%的份额。熊伟坦言,尽管这些物流费用可能无法完全覆盖整体成本,但这是公司的战略选择。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包括关税政策的调整,菜鸟采取了多种物流模式来平滑这些影响。例如,通过海外本地快递满足本地消费者的需求,或先将商品前置到当地仓库。同时,菜鸟也在持续加大物流网络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在吉隆坡、香港和比利时等地建立智慧物流枢纽,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搭建本地配送网络。
熊伟表示,菜鸟将重点投入欧洲、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共建地区,同时加大对中东和拉美等新兴市场的投入。从资本投入的角度来看,菜鸟已经进入了相对平稳的阶段,主要投资于全球大枢纽网络和AI、无人车等技术的应用。
尽管加大投入需要平衡成本和收益,但熊伟认为,长期来看,密集布点将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时效。菜鸟近期将在“5日达”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配送时间。他强调,菜鸟的优势在于跨境、仓储设施和本地化相结合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客户实现网络布局的协同,提升效率,并覆盖更广泛的服务区域。
在全球化的道路上,菜鸟将直接与FedEx、DHL等物流巨头竞争。然而,熊伟表示,菜鸟与这些公司在定位上存在差异,其短期最主要的突破点是全球电商相关的快递物流服务,这是物流行业中增速最快、空间最大的领域。他自信地表示,菜鸟在细分领域相比海外同行具备先天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