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再度将“非洲手机巨头”传音控股推上被告席。据国外知识产权媒体ip fray报道,华为已于6月20日向德国欧洲统一专利法院(UPC)慕尼黑地方法庭提起诉讼,指控传音控股及其关联公司侵犯了其一项名为“偏移解码、编码装置及图像滤波技术”的欧洲专利(EP2725797)。
传音控股面临的专利纠纷不止于此。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华为在内的四家Access Advance专利池许可方,就高效视频编码(HEVC)专利向传音发起维权行动。除在德国被华为起诉外,传音还在巴西因HEVC专利遭到NEC、JVC及Sun Patent Trust的起诉。
面对华为的专利侵权指控,传音控股于8月6日回应称,公司已注意到相关诉讼,并将积极采取措施,全力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此次华为起诉所涉专利,早在2012年6月便在中国申请,专利号为CN106851318B,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的图像显示模块。该专利技术能够提升视频编码效率,减少存储器使用,从而优化智能手机等设备的图像显示效果和性能,降低硬件成本。尽管该专利的发明人为四位日本人,但申请人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并于2019年1月公开。
这并非传音首次与华为产生法律纠纷。早在2019年10月,传音控股就因手机壁纸侵权被华为告上法庭,华为要求传音赔偿2000万元。当时,华为指控传音未经许可,将华为的“珍珠极光Pearl主题壁纸”稍作调整后用于其HiOS系统中,并在多种宣传渠道中使用,侵犯了华为的著作权。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具体细节未对外公布。
传音控股以“非洲手机之王”著称,长期占据非洲手机市场的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随着小米、荣耀等品牌加大在非洲市场的投入,传音的市场地位开始受到挑战。根据Canalys的数据,今年一季度,传音虽然在非洲手机市场仍以47%的份额位居第一,但出货量同比下滑5%,市占率也相应下滑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三星、小米、OPPO和荣耀等品牌在非洲市场的出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非洲市场的动荡直接影响到传音控股的业绩。2024年,传音实现营收687.15亿元,同比增长10.31%,但增速较2023年明显放缓;归母净利润为55.49亿元,同比微增0.22%。进入2025年,传音控股的业绩依然没有好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5.45%,归母净利润为4.90亿元,同比大降69.87%。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传音控股试图走出非洲,开拓新兴市场,但成效有限。今年一季度,传音在东南亚市场的出货量增长20%,但市占率下滑3个百分点,位列第三;在拉美市场,出货量暴跌38%,位列第五;在中东市场,出货量同样暴跌30%,市占率大跌6个百分点。在欧洲和印度市场,传音均未进入前五名。
在拓展新市场的过程中,专利侵权成为传音控股的一大阻碍。截至2024年底,传音已获得发明专利1201个,但与华为相比仍显不足。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5万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
截至8月6日收盘,传音控股股价报85.61元/股,市值为976亿元,与历史高点仍有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