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威股份近期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业绩再次陷入亏损,这一消息将年轻的董事长刘舒琪推到了民企传承的风口浪尖。自2023年3月从父亲刘汉元手中接过权杖以来,刘舒琪面临的不仅是家族企业的庞大责任,还有光伏行业周期性波动的严峻考验。
在刘舒琪接班的初期,通威股份的业绩正处于历史高峰。然而,好景不长,不到半年的时间,业绩便出现了断崖式下滑。一年之后,公司更是从盈利转为巨亏,且至今未见明显好转。在这一过程中,市场上对刘舒琪的质疑声此起彼伏,尤其是来自中小投资者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分析人士指出,通威股份当前的困境,虽然与外部光伏行业的寒冬有关,但公司内部在市场预判、产能扩张及资本运作、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决策失误同样不容忽视。刘舒琪的接班被外界视为“火箭式”提拔,她在公司内部的历练相对较少,公众对其了解也大多始于其接任董事长之后。
作为英国伦敦女王玛丽大学的毕业生,刘舒琪在加入通威股份后,曾任总裁助理及光伏商务部总经理。在接任董事长之前,她在公司内部的经验并不丰富,公众对其了解也有限。然而,在接任后,她展现出了果断、直接的领导风格,与父亲刘汉元注重细节的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尽管刘舒琪的领导风格备受关注,但真正考验她的还是公司的业绩表现。通威股份作为一家横跨农牧和光伏两大业务的企业,近年来在光伏领域的投入巨大。然而,随着光伏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凸显,公司业绩开始急剧下滑。刘舒琪在接任后,尽管试图通过扩产和资本运作来扭转局势,但效果并不理想。
数据显示,通威股份的负债总额在刘舒琪接任后迅速攀升,资产负债率也大幅上升。巨额的债务压力不仅限制了公司的财务灵活性,还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与此同时,公司在产能扩张上的投入也未见明显回报。尽管刘舒琪曾表示对未来行业趋势持乐观态度,但现实却是公司业绩持续下滑,亏损不断扩大。
在技术创新方面,通威股份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光伏行业技术迭代迅速,公司需要不断投入巨资进行技术升级和产线改造。然而,技术升级的不确定性使得公司难以把握投资回报。刘舒琪曾表示公司将同步跟进市面上的每一项技术,但这种“广撒网”的策略很可能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在任一技术领域形成突破性优势。
通威股份在并购润阳股份的计划上也遭遇了挫折。这一交易原本被视为公司扩大产能和海外市场布局的重要一步,但最终因种种原因而终止。这一事件对刘舒琪来说无疑是一次打击,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她的质疑。
面对重重困难,刘舒琪需要展现出更加成熟和稳健的领导风格,带领通威股份走出困境。然而,留给她的时间并不多,业绩的持续下滑和市场的不信任情绪正在不断消磨她的耐心和信心。在这个关键时刻,她能否带领通威股份穿越周期,重现辉煌,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