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与传音之间的专利纠纷再次升级,此次焦点集中于高效视频编码(HEVC)技术。据悉,华为已成为近期第四家向传音发起HEVC专利维权的Access Advance专利池许可方。在此之前,传音已在欧洲专利局(UPC)及巴西遭遇NEC、JVC及Sun Patent Trust的类似起诉。
针对此次事件,界面新闻尝试联系华为与传音双方寻求官方回应,但截至报道发出,尚未获得任何回复。
HEVC技术作为智能手机图像显示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显著提升视频编码效率,减少内存占用,从而优化图像显示效果,降低硬件成本。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相关专利信息显示,尽管该技术的发明人为四名日本研发人员,但专利的原始申请权归属于华为,申请日期为2012年6月。智慧芽专利数据库进一步揭示,该专利的欧洲首次申请日期为2011年6月,PCT国际专利申请日期同样为2012年6月。
华为与传音之间的法律交锋并非首次。早在2019年,传音控股在科创板上市初期就曾因主题壁纸侵权被华为起诉,索赔金额高达2000万元。当时,华为指控传音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其“珍珠极光Pearl主题壁纸”,并在多个场合进行宣传,侵犯了华为的著作权。双方最终于2020年达成和解,但具体细节未对外公开。
传音控股作为全球新兴市场手机行业的佼佼者,旗下拥有TECNO、itel及Infinix等多个知名品牌,产品覆盖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非洲市场,传音凭借其卓越表现被誉为“非洲手机之王”。IDC数据显示,2024年传音在全球手机市场占有率达到14%,排名第三;在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为8.7%,位列第四;而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其占有率更是超过40%。
然而,尽管传音在市场份额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专利储备与华为等巨头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截至2023年年底,传音控股专利总数为3882项,其中发明专利仅为995项。相比之下,华为截至2024年底在全球持有的有效授权专利已超过15万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
此次华为再次对传音发起专利侵权诉讼,不仅反映了手机行业在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也凸显了专利技术在企业竞争中的关键作用。对于传音而言,随着其在新市场的不断拓展,专利储备的不足正逐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
值得注意的是,传音控股在2025年一季度财报中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5.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69.87%,这是自2023年上市以来首次出现净利“断崖式”下滑。这一数据或许也预示着,传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