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级硬件市场,大疆的跨界举措再次吸引了业界的目光。近日,这家无人机巨头在一周之内连续推出了两款全新产品——全景相机Osmo 360和扫地机器人DJI ROMO,展现了其多元化发展的雄心。
大疆以无人机业务起家,逐渐在影像领域站稳脚跟。据透露,全景相机和扫地机器人的项目分别始于2022年和2021年,标志着大疆在探索新领域的决心。这两款新品的问世,无疑将对现有市场格局产生一定影响,而大疆作为新进者的视角也颇为引人注目。
DJI ROMO扫地机器人面向的是高端市场,售价4699元起,最高配机型设计独特,采用了半透明材质。尽管扫地机器人市场已有众多参与者,但大疆认为该市场渗透率仍有待提升,且存在诸多未解决的痛点,如智能化程度不足等。大疆的空间智能技术有望在这一领域得到复用,以解决现有产品的不足。
扫地机器人市场的增速近年来有所放缓,经历了初期的高速增长后,近两年销量有所下滑,直至2023年才出现小幅回升。市场竞争激烈,国内前五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已高达93.6%。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大疆的扫地机器人经历了多次设计变更,包括调整清洁方式、改进激光雷达等,力求在技术上实现突破。
与扫地机器人市场不同,全景相机市场相对细分,玩家较少。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全景相机市场规模达到50.3亿元,其中国产品牌影石创新占据了67.2%的市场份额。大疆的加入,无疑将为这一市场带来新的活力。
大疆全景相机Osmo 360的推出,得益于其在影像领域的深厚积累。全景相机的主要用户群体包括户外运动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近年来用户数量持续增长。大疆在供应链和生产上的优势,以及天空影像、地面影像和麦克风收音技术的复用,都为全景相机的推出提供了有力支持。大疆还定制了方形传感器,以优化整机功耗和体积,提升画质表现。
在扫地机器人领域,大疆面临着诸多挑战。尽管其无人机技术领先,但扫地机器人的生产难度更大,需要解决水电共用带来的潮湿、脏污等问题。同时,扫地机器人在导航规划算法和激光雷达方面遇到的问题也与无人机不同。大疆认为,要让扫地机器人在家中地上准确运行,比让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更为复杂。因此,大疆在扫地机器人上采用了固态激光雷达,并依托既往经验进行开发,以提高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而在全景相机领域,大疆则面临着画质提升、传感器改进等挑战。大疆全景相机产品经理表示,全景相机要做到高画质,需要优化传感器和SoC芯片之间的链路,增加芯片对高分辨高帧率视频的吞吐量。未来,全景相机行业的技术演进将朝着画质更优、传感器更先进、画面动态范围更大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