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问界汽车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在汽车行业内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份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现象:不论是富裕阶层还是普通消费者,在驾驶增程式电动车时,都倾向于使用纯电模式。数据显示,高达90%的增程式车主在日常行驶中主要依赖纯电驱动。
然而,尽管电池成本已大幅下降,但仍占据整车成本的40%左右。这意味着,每增加10kW⋅h的电池容量,车主就需要额外支付约1万元。而制造商往往会在成本基础上加价销售,例如增加1万元的成本,可能会向消费者收取1.5万元。
电池容量的增加也带来了车辆重量的上升。许多增程式车型的车身重量已经接近或超过2吨,再增加电池重量无疑对车辆的承重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不仅影响了车辆的操控性,还可能对车辆的耐用性构成挑战。
为了容纳更大的电池包,部分车型不得不调整车辆设计,如抬高后排地台。这不仅减少了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降低了乘坐舒适度,还可能引发其他设计上的问题。更糟糕的是,电池重量的增加还会导致馈电油耗上升。例如,在某些情况下,馈电油耗可能从7.2L猛增至8.1L,这对于经常跑高速公路的车主来说,无疑增加了用车成本。
此前,许多增程式车型都将纯电续航里程设定在350km左右,这被认为是中型SUV底盘能容纳的舒适区上限。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变化,一些新款车型开始尝试突破这一限制,将纯电续航里程提升至450km甚至更高。但这样的提升往往是以牺牲其他方面的性能为代价的,如车辆的空间利用率、操控性等。
尽管如此,业界普遍认为,大电池、小油箱的模式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而固态电池的出现,则为这一趋势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固态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不自燃、不受温度影响等优点,有望彻底解决增程式汽车腿短的问题。一旦固态电池技术成熟并广泛应用,增程式汽车的纯电续航里程将有望大幅提升至500km以上,同时克服现有技术下的诸多缺陷。届时,增程式汽车或将成为汽车市场上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有可能超越纯电动汽车,成为消费者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