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展现出了稳健向好的态势,重要指数不断刷新年内新高。市场赚钱效应的显现,直接推动了成交量的放大以及两融余额的显著增长。在此背景下,证券行业迎来了业绩驱动力的持续改善,主要股指的持续上行进一步增强了投资者的长期回报预期,这对行业的盈利模式构成了长期的积极影响,券商股的估值与盈利双双受益。
从行业基本面观察,证券公司近年来在收入端、费用端及利润端均实现了显著改善,净资产收益率(ROE)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特别是在费用控制方面,证券公司纷纷采取降本增效措施,管理费用率自2024年初以来持续下降,这一趋势直接促进了证券公司自由现金流的改善。
业绩预期方面,多家券商已经发布了2025年中报业绩快报及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券商的净利润增速普遍较高。部分券商业绩快报显示,净利润增速中位数达到了44.9%;而在业绩预告中,29家券商的净利润增速中位数下限为80.1%,上限更是高达98%。这些数据无疑为证券行业的未来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估值层面,截至7月28日,证券公司的PB(MRQ)估值为1.58倍,虽然略高于近五年的平均值,但仍处于合理区间。与近五年的高点相比,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在金融板块中,虽然券商板块的涨幅稍落后于银行和保险板块,但考虑到其较高的波动率和上涨潜力,券商板块的投资价值依然显著。
资金面的变化也对券商板块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方面,以中央汇金为代表的类平准基金在稳定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对大盘价值风格的偏爱,以及对红利因子的持续投资,也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量化私募基金和个人投资者的两融资金也对市场活跃度产生了推动作用。
在证券公司业务结构方面,券商近年来持续加大资产负债表的运用,投资收益在营收中的比重不断提升。自关税冲击后,市场保持稳定向好,重要指数不断创出新高,市场赚钱效应进一步推动了成交量的放大和两融余额的扩张,券商板块的股价也呈现出明显的上行趋势。
随着杠杆率的提高,证券公司的ROE持续改善。市场环境的变化推动了券商收入的显著增长,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同时,费用率的有效控制也进一步提升了证券公司的盈利能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证券公司的ROE得以延续上行趋势。
在政策层面,稳股市政策的长效影响正在持续显现。多家上市券商公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归母净利润增速普遍超过40%,部分券商的增速甚至超过100%。这主要得益于上半年投资交易、财富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的增长。同时,受益于新兴业务的发展,头部券商正在积极推动香港1、4、9号牌照的升级,以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证监会年中工作会议也提出了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态势的任务,包括推出深化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举措,从资产端、资金端进一步固本培元,以及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活跃和券商行业的发展。
在投资机会方面,券商板块的配置性价比逐渐凸显。高盈利与低估值的显著错配,使得券商板块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特别是那些主动基金超低配的权重券商,以及估值显著低于平均水平的头部优质券商,更值得关注。
随着严监管政策的持续推进,证券行业的乱象有望逐步得到纠正。虽然短期内可能会面临一些阵痛,但长期来看,这将有助于夯实业务增长的基础,推动证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开放合作的大趋势下,一流投资银行的建设方向不变,分类评价指标的优化也将进一步推动业务的细耕和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