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饮料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华润饮料旗下的怡宝品牌成为了焦点。这家被誉为国民纯净水的领军者,近期却遭遇了业绩上的滑铁卢,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7月28日,港股市场普遍上涨,但华润饮料(02460.HK)却逆势下跌13%,市值蒸发超过40亿港元。这一暴跌的背后,是7月25日公司发布的一份盈利预警,预警显示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预计同比下滑20%-30%。与此前3月公布的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12%的业绩相比,这一变化无疑令人震惊。
作为中国第二大包装饮用水企业及最大的饮用纯净水企业,华润饮料自去年10月登陆港交所以来,一直备受瞩目。然而,近期其业绩却遭遇了严峻挑战。据财报数据显示,尽管近年来公司收入持续增长,但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的大幅下滑,无疑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
怡宝业绩的下滑,与饮用水市场的激烈竞争密不可分。近年来,娃哈哈、农夫山泉等品牌纷纷加大市场投入,抢夺市场份额。特别是农夫山泉推出的绿瓶纯净水,以极快的渠道铺设和有竞争力的价格,对怡宝形成了巨大冲击。为了应对竞争,怡宝不得不跟进促销,导致小规格瓶装水的平均售价明显下降,但市场份额仍受到一定冲击。
越来越多的高势能渠道推出自有品牌瓶装水,并且价格更低,进一步蚕食了饮用水市场份额。这些自有品牌瓶装水的价格优势明显,对怡宝等传统品牌构成了巨大压力。
在价格战的冲击之下,华润饮料的包装水业务受到明显冲击。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包装饮用水产品录得全年收入同比下滑2.6%,这是自201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小规格瓶装水的营收也大幅下滑。
面对业绩下滑的压力,华润饮料也在寻求转型之路。今年上半年,公司密集推出饮料新品,试图通过多元化布局来降低对包装水业务的依赖。然而,在农夫山泉等对手多品类布局与价格竞争的背景下,其转型之路或许并不轻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华润饮料目前最大的短板在于其单一性:品类单一、产品单一、渠道单一、客户单一以及功能单一、模式单一。这些因素限制了公司的发展空间,也加剧了业绩下滑的风险。为了摆脱困境,华润饮料需要加大创新力度,推出更多具有竞争力的新品,同时优化渠道布局和营销策略,以提升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瓶装水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成本管控和品类创新成为了决定企业生死的关键。对怡宝而言,如何在纯净水基本盘与多元化布局之间找到平衡,将是决定其能否穿越周期、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未来,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怡宝需要不断调整战略方向,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