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人形机器人未来展望:宇树科技王兴兴谈技术突破与“机器人税”可能性

   时间:2025-08-10 01:45:49 来源:证券时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首都北京,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8日盛大启幕,活动为期五天,主题为“推动机器人智慧升级,实现具身体智能发展”。

宇树科技的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及首席技术官王兴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对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的乐观展望。他表示,从市场出货量来看,未来几年内,该行业实现年度出货量翻倍的增长目标是有保障的。

王兴兴还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即未来或可考虑实施“机器人税”。他解释,当机器人真正能够承担工作任务时,社会对机器人的认知将会发生深刻变化。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报告,2024年中国市场上人形机器人的商用销售出货量约为2000台,预计至2030年将激增至6万台。

在大会现场,多家企业展示了各自的人形机器人,它们或搬箱子、或打太极、或跳舞、或踢球,吸引了众多目光。王兴兴指出,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在过去一年中,在舞蹈、格斗表演及跑步等领域有着不俗表现。然而,目前人形机器人的展示性活动较多,真正投入实际工作的相对较少。

他分析,一方面,观众更倾向于观赏表演,这种需求需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目前让机器人承担实际工作仍面临现实挑战,尽管在一些工厂的固定工序中有所应用,但这与“具身智能”的本质仍有距离。王兴兴强调,行业内普遍期待机器人能够真正投入工作,解放生产力,提升效率。

“我们的目标肯定是让机器人干活。在技术尚未成熟之际,我们先从表演、格斗等业务入手,逐步推进。”他如是说。王兴兴还以电脑的发展为例,强调技术进步需要时间积累。

对于“机器人税”的构想,王兴兴进一步阐述,当机器人能够创造实际价值时,国家可考虑对其征税。例如,一台机器人完成工作后,其价值中应包含一部分税收直接上缴国家。当然,这需建立在机器人能够执行更多任务,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上。

至于机器人何时能真正胜任工作,王兴兴认为,快则两到三年,慢则三到五年,但大概率不会超过十年。他补充,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近年来因在春晚、格斗比赛中的出色表现而广受关注,出货量也位居全球前列。

宇树科技近期还中标了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价值4605万元的人形机器人采购项目,标志着其产品在传统行业获得认可,商业化进程领先。王兴兴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关注度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也加剧了竞争。宇树科技将专注于提升产品质量、价格优势、功能完善及售后服务。

“企业需投入足够时间打磨产品,以在国内外的竞争中立足,甚至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王兴兴强调。

IDC的报告指出,在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正通过“应用验证—技术突破”的循环模式加速发展,吸引了多元化厂商的加入,共同推动行业生态构建。预计至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商用销售出货量将达到6万台,复合增长率为95.3%。

美国银行的研报则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出货量可能达到1.8万台,并在未来十年内实现强劲增长。在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AI技术及产品设计改进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将持续上升,有望在2030年达到年出货量100万台,2035年更将突破1000万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