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慧农业新纪元:机器人“新农夫”展现高效种植采摘实力

   时间:2025-08-11 03:30:06 来源:北京商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展览现场,一幕幕高科技农业场景令人叹为观止。在一棵棵挂满红苹果的模拟树下,一台履带式双臂机器人灵活操作,其摄像头迅速扫描树冠后,仿生夹爪精准地摘下一颗颗红彤彤的苹果,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仅用时不到5秒。这一幕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拍照,纷纷赞叹其效率之高,甚至超越了经验丰富的果园老手。

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农业机器人市场在2024年已达到128亿元的规模,同比增长高达67%,并有望在2025年突破200亿元大关。这一显著增长标志着传统农业正逐步被智能化、自动化所取代。当传统农民仍在与恶劣天气和病虫害斗争时,这些“钢铁新农夫”已经通过先进的算法和传感器,彻底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面貌。

在大会的成都具身智能场景体验馆中,新都绿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展示了其农作物巡检机器人。这款机器人通过摄像头自主识别病害、虫害,并能生成详细的报告和分析预警。据公司销售总监杨波介绍,该机器人能够应对180种农作物常见病,其巡检效率较人工提升75%,单台设备可覆盖500亩农田。在成都周边的试点农田中,因虫害导致的减产已下降了12%。

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的展台前,一款农业机器人虫·草害视觉感知与诊断系统同样引人注目。该系统通过摄像头扫描植物叶片,能够精准识别病虫害并决定农药用量。据副研究员吕彦锋介绍,该系统适用于植保机器人、无人机等多种设备,其视频处理速度超过每秒50帧,具有轻量化且精度高的特点。虽然目前仍处于推广应用阶段,但预计明年即可推向市场。

在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展台,一款被称为“温室小蜜蜂”的多臂授粉机器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款机器人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赵春江院士团队自主研发,主要应用于大型玻璃温室的授粉作业。它集成了超声波、气流震荡和喷洒相结合的多功能授粉方式,座果率高达98%,且授粉成本较熊蜂授粉降低了30%。目前,该机器人已在多地应用,以毫米级的精准度为作物授粉。

在展台的另一侧,一款苹果采摘机器人正忙碌地工作着。这款机器人高约2米,左右各配备两只带有摄像头的抓夹,能够准确抓取处于树木任何位置的成熟苹果。据工作人员介绍,该机器人可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苹果园内实现一小时采摘1600个苹果的采摘量。虽然研发成本高昂,但随着逐步推广,市场价格有望降低。

这场智慧农业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政策红利与资本力量的双重推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5智慧农业行动计划》显示,中国农业机器人渗透率已从2020年的3.2%跃升至2024年的15.7%。同时,中央财政今年安排了4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农业机器人研发,31个省份也出台了补贴政策。在政策扶持下,资本市场的热情同样高涨,2024年农业机器人领域融资额达到47亿元。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