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上海启动2025年度空天海洋关键技术研发计划第二批项目申报

   时间:2025-08-11 03:16:18 来源:上观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近日公布了2025年度关键技术研发计划“空天海洋”(第二批)项目的申报指南,旨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并在空天海洋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未来发展新兴产业奠定基础。

此次征集范围涵盖了海洋工程装备和极地科考两大专题。在海洋工程装备专题中,首先聚焦于深海多功能非粘结动态软管的关键技术研究,目标是研发适用于1500米水深、具备多种功能的软管,包括流体介质输运、信号通讯、电力供应和内置式姿态形变连续监测等。同时,还将研发智能孪生体的设计与监测软件以及疲劳加速测试装备,预计项目执行期为三年,专项资助经费不超过300万元。

另一个方向是“两洋一海”季风区海气通量浮标与监测系统的研发,旨在满足海气通量监测预报需求。该项目将研制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构建监测系统,部署不少于50个浮标,实现海面大气和水下参数的同步采集和实时传输。同样,该项目的执行期也为三年,专项资助经费上限为300万元。

在船舶通信领域,项目将致力于高海况下低轨卫星可靠传输技术与船载终端的研发,目标是研制自主可控的船舶低轨卫星通信终端,建立海洋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提升远洋航运宽带通信能力。该项目将在4级以上海况下实现低时延、高带宽的信息传输,专项资助经费不超过500万元,执行期为两年。

还将研发具身智能驱动的船舶外板焊接机器人,针对高空焊接场景,具备自主行走和自主焊接路径规划功能。项目要求焊接质量符合国际标准,并通过船级社检验。该项目的支持经费同样不超过500万元,采用“揭榜挂帅”形式,执行期为两年。

在极地科考专题中,项目将针对南极冰下湖等特殊深水环境的微生物采样与监测技术展开研究,目标是研制大深度大流量微生物过滤采样装置和小孔径大容量水体采样装置,建立微生物现场监测一体化集装箱实验平台。该项目旨在解决深水生境采样困难和微生物污染监控要求高等问题,专项资助经费不超过300万元,执行期为三年。

另一个方向是北纬高寒区冰雪气智能综合观测技术与装备的研发,旨在研制无人值守的冰川、积雪及大气-海冰-海洋界面观测装备,并建立海冰预测模型。该项目将提高数据采集精度和频率,实现多参数的同步采集和连续观测,专项资助经费同样不超过300万元,执行期为三年。

申报单位需为注册在本市的法人或非法人单位,具备项目实施能力,并遵守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准则。项目负责人需承诺材料真实性,申报单位需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项目申报采用网上申报方式,申报时间为2025年8月12日至8月29日。

项目评审将分为不同专题进行,其中海洋工程装备专题采用第一轮通讯评审和第二轮见面会评审方式,极地科考专题则采用一轮通讯评审方式。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将按规定公示拟立项项目清单,并对部分项目采用“揭榜挂帅”形式进行管理,实施跟踪考核和成果验收。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