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与广汽集团旗下广东高域深化合作,共同推进eVTOL电源标准化。
近日,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已与广东高域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双方将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领域展开深度合作,致力于推进eVTOL电源标准化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此前,中创新航已成功为广东高域的Aircab提供了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
广东高域作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飞行汽车企业,于今年6月发布了搭载中创新航飞行专用电池的GOVY AirCab。该产品在发布后即获得了近1000架的意向订单,并在7月成功交付样机。目前,GOVY AirCab已进入适航审定阶段,预计将在2026年下半年取得相关认证并实现量产交付。
中创新航为广东高域提供的电池是其针对低空出行领域专门开发的9系高镍/硅体系电池。这款电池不仅具有高能量密度,还具备高安全性能,电芯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可满足6C快充场景。中创新航透露,其第二代飞行专用半固态大圆柱电池的能量密度更是可达350Wh/kg,在航空专用电池领域的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上处于领先地位。
除了中创新航,宁德时代和欣旺达等电池行业领军企业也在eVTOL电源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宁德时代发布了凝聚态电池,并正在参与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执行航空级标准与测试。欣旺达则已量产了能量密度为320Wh/kg的eVTOL专用电池“欣・云霄1.0”,该电池支持宽温域飞行及高循环次数,并通过了极限环境的适航测试。
据深圳市高工产业研究有限公司统计,自2025年初以来,eVTOL企业公布的意向订单总数已超过1500架,订单金额庞大。预计到2030年,eVTOL作为新型应用场景将为锂电池市场带来30GWh的需求增长。高工产业相关人士指出,2025年eVTOL商业化爆发的临界点已到来,量产与落地进程将加速。这一趋势的背后是中国供应链的全面成熟,中国供应链方案的成本较欧美低30%至50%,研发周期也缩短了一半。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曾表示,电动汽车与eVTOL技术的共享以及产业链的协同整合,将有力推动eVTOL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促进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固态电池在eVTOL领域的应用持续升温,欣旺达、孚能科技等上市公司也在该领域积极布局。
国联证券的研报预测,随着低空经济迈入产业化阶段,2026年左右国内主机厂商有望迎来密集取证。随着多机型适航认证的加速推进,预计到2026年,eVTOL的发展将带动固态电池市场实现百亿元级的增量。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高端装备行业分析师蔡梓林表示,在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当前我国已形成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体系。飞行器公司及电池产业链企业持续加大对固态电池技术的研发投入,有望与eVTOL行业发展形成互补,加速固态电池在飞行器领域的产业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