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方甄选的股价波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尽管遭遇了“小作文事件”的冲击,其股价现已稳步回升至事件前的水平。数据显示,东方甄选股价在2023年11月底,即小作文事件爆发前一个月,曾触及32.8港元/股的高点,而近期股价虽略有波动,但仍维持在31港元/股左右。自去年7月以来,东方甄选的股价实现了显著增长,从12港元/股一路攀升,与董宇辉离职后的股价低点8.9港元/股相比,涨幅惊人,达到了248%。
东方甄选的股价回升并非偶然,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尽管董宇辉、顿顿等头部主播的相继离职让市场一度担忧其主播阵容,但东方甄选凭借强大的产品战略,成功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其自营产品,如卫生巾和大白虾,表现尤为亮眼。特别是卫生巾产品,自6月上线以来,迅速成为热销商品,仅在抖音平台的销售额就预估高达2000万元。大白虾则在“3·15”曝光虾仁保水剂问题后逆市上扬,三个月内GMV突破2000万元,甚至出现了长时间断货的情况。
东方甄选的成功转型,标志着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变化。如今,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品质,而非单纯依赖主播的吸引力。这一趋势与俞敏洪提出的产品主义战略不谋而合。根据新东方最新财报推算,东方甄选在2025财年下半年的营收约为2.99亿美元,经营利润约为620万美元。特别是在今年3月至5月期间,其经营利润更是达到了720万美元的高点。相比之下,2025财年上半年,即董宇辉离职初期,东方甄选曾面临经营亏损的困境。
东方甄选的产品战略并非一蹴而就。早在转型之初,俞敏洪就明确了这一方向,并将其定位为一家农产品科技公司。然而,董宇辉的意外走红一度让东方甄选陷入了MCN机构模式与原有产品模式的拉锯战。为了平衡两者,俞敏洪甚至尝试为董宇辉设立独立直播间,但最终双方还是分道扬镳。这一过程中,东方甄选的股价也随董宇辉的去留问题而波动。
随着小作文事件的爆发,东方甄选内部矛盾公开化,俞敏洪最终选择了坚守产品路线。这一决策不仅稳定了内部环境,也为东方甄选带来了更加清晰的发展前景。如今,东方甄选依靠产品口碑逐渐回血,并通过热点事件营销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例如,自营卫生巾的发布就是其将热点与产品战略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产品主义的红利不仅体现在销售上,还带动了东方甄选自营渠道的发展。其自有APP因自营产品的首发而获得了大量下载,近一年来在iOS端的下载量更是迎来了小高峰。专注产品战略使得东方甄选的商业价值得到了最大保证,自营品GMV占比已提升至39%,毛利率也一度达到38%的高水平。
然而,产品路线并非没有挑战。东方甄选在供应链投入、前置仓建设等方面面临着成本控制的高要求。同时,如何持续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高品质产品也是一大考验。尽管如此,俞敏洪仍坚定地走在这条道路上,并向山姆、胖东来等成功企业学习经验。
与东方甄选不同,董宇辉的带货模式更依赖于头部主播的影响力。尽管其直播间也曾创造过不俗的业绩,但随着流量瓶颈的显现,董宇辉也开始探索产品之路。他成立了“兰知春序”公司,试图向供应链上游延伸,并推出自营品类。然而,与东方甄选相比,董宇辉在产品上的探索步伐相对较小,尚未形成强链接。
尽管如此,董宇辉对产品的重视程度不容忽视。他曾在采访中表达了对乔布斯的敬佩之情,并借鉴其理念,将产品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未来,随着董宇辉在产品上的不断探索和尝试,他或许能迎来属于自己的“产品主义时刻”。而东方甄选的成功经验,也将为董宇辉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