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至境L7能否成为上汽通用新能源破局之钥?困局待解

   时间:2025-08-13 07:17:46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别克至境L7,一款承载着上汽通用厚望的高端新能源轿车,近日以惊人的“1400公里续航”和“5.9秒百公里加速”性能参数震撼登场。然而,市场的反应却远未如预期般热烈,反而投来了冷静而挑剔的目光。

这款车型被视为上汽通用在新能源领域的一次重要反击,但似乎从品牌认知、技术创新到市场战略,都面临着全方位的挑战。特别是卢晓主导的“一口价”销售策略,虽然短期内推动了7月销量的激增,同比暴涨181.68%,但这背后却隐藏着君威和凯迪拉克CT5等品牌车型价格的大幅跳水,品牌价值遭受重创。

至境L7所标榜的“真龙增程系统”,虽然提供了302公里的纯电续航和1400公里的综合续航能力,但在市场上,增程技术的争议从未平息,竞争对手如比亚迪汉L DM-i和华为享界S9早已在技术上占据了先机。而在智能化方面,尽管至境L7搭载了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和L2++辅助驾驶系统,但别克车机过往的糟糕表现,如被戏称为“老年机”的用户体验,以及OTA升级需要前往售后的离奇操作,已经严重损害了用户对品牌智能能力的信任。

更棘手的是,至境L7作为一款定位在30万级的豪华轿车,面临着市场的两难选择。一方面,同属于通用的凯迪拉克锐歌月销仅百台的惨淡表现,为至境L7的高价策略敲响了警钟;另一方面,若选择降价,则可能重蹈品牌价值崩塌的覆辙。

在新能源市场渗透率已突破50%的2025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已经建立了明显的竞争优势。比亚迪的刀片电池、理想的家庭生态等技术创新,构筑起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面对深蓝S7、宋L等强劲对手,别克E5显得左右为难,难以找到市场突破口。而在合资品牌内部,竞争同样激烈。大众ID.4凭借流畅的车机体验守住了底线,而别克却在基础体验上都未能达标,充电桩配套不足更是暴露了其在体系化建设上的短板。

更为严重的是,年初的官方降价事件,对老车主造成了严重伤害,导致二手车保值率急剧下降,用户信任基础遭受严重破坏。至境L7不仅要扭转市场对产品的认知,更要重建用户对品牌的信任。

卢晓将企业的未来赌在了至境L7上,这一激进策略背后透露出的是背水一战的焦虑。他宣称将在12个月内推出6款新车,并计划在2026年使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过50%。然而,这一目标与别克微蓝6、奥特能平台E5等车型接连失败的历史形成了鲜明对比,研发速度明显落后于市场迭代。

在巨额亏损的背景下,至境L7在智能化投入上的大手笔与“一口价”策略形成的双重压力,正在不断挤压企业的现金流。同时,其子品牌战略也陷入了逻辑矛盾,既要借助别克燃油车时代的品牌认知度,又要切割其新能源领域的失败历史,这种纠结的策略暴露出战略上的模糊和不确定性。

行业共识已经清晰,留给合资车企的时间已经不多。一位上汽高管私下表示:“要么全力以赴,要么选择退出。”如果至境L7未能在一年内打开市场,那么雪佛兰的退市传闻或将波及整个上汽通用。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研发与本土需求的脱节、油车时代的思维惯性、组织架构的僵化等问题,已经超出了单一产品所能解决的范畴。

至境L7的登场,就像一位老贵族披上科技的外衣,试图在新能源战场上找回昔日的荣耀。然而,当中国新能源市场从“电动化”转向“智能化”和“生态化”时,上汽通用仍在努力填平此前积累的技术代差。卢晓的豪赌,不仅关乎至境L7的命运,更是一个时代转折的象征:传统合资车企若不能痛下决心重构基因,至境之名,或将最终成为绝境之碑。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