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和直播平台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直播内容形态也不断升级迭代。从个人直播、带货直播,到如今更趋精细化与场景化的“团播”模式,整个行业正走向综艺化、多元化与专业化。在直播如今平台上,以舞台表演、多人互动、强氛围营造为特点的团播直播成为了当前具有潜力和增长空间的内容赛道之一。面对直播间受众审美升级、平台机制变化以及内容标准化的大趋势,头部直播公司如何在这场转型升级中抢占先机?
鲸红文化是一家位于华南地区的头部MCN,目前为近两万名艺人提供服务。鲸红文化以索尼影像系统为核心,按“综艺化标准”重构直播场景,并搭建起覆盖直播策划、现场执行、技术运维全链条的团播影像解决方案,真正实现了直播内容从“好看”到“综艺感”的进阶。
从“单人开播”走向“团队协作”
鲸红文化技术总监BONI接受采访时表示:过去,直播行业主要依赖单主播作业,形式上相对简单,但内容同质化问题严重,用户新鲜感不足。而团播直播的兴起,让行业看到了内容创意与舞台制作结合的机会。
“我们更愿意把团播理解为一种‘可互动的直播综艺’,它需要多机位拍摄、复杂灯光布置、现场导播调度,以及高质量的视听表现。”
但随之而来的,是对设备稳定性、画面一致性和流程化操作的更高要求。在鲸红文化看来,设备是内容品质能否达标的关键一环。BONI分享道:直播间早期的设备采购比较零散,品牌混杂,导致各个机位的兼容性不够好,因此团队不得不耗费大量的精力来处理设备之间的兼容性、直播机位的参数设置、调色不统一等问题,不仅费时费力,一旦出现问题,整个直播间的演出可能都要中断,成本非常高。
因此,在团播直播时代,技术的标准化、多场景覆盖,是提高直播效果的关键因素。
鲸红文化直播间舞台场景:


构建标准化、多场景覆盖的影像系统
经过多轮对比和同行调研,鲸红文化最后决定采用索尼设备来作为直播影像解决方案,从微单相机、电影摄影机到镜头系统、供电附件统一至索尼生态。
目前,其直播间已大规模部署索尼FX6、索尼FX3、索尼ZV-E1等型号的设备,并配合索尼原厂镜头,根据不同的直播场景需求进行组合搭配。
鲸红文化的标准团播配置通常包括主机位+辅机位组合,基础灯光系统(面光、腿光、轮廓光)与辅助舞台灯效组合,并根据节目类型扩展到三至四机位、甚至配合稳定器或摇臂,拍摄出更具层次感和镜头语言的动态画面。
“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实现设备参数、色彩设置、运维标准、调试流程的高度标准化。无论是新团队进场还是项目快速切换,只需要照搬流程手册,就可以快速完成部署。”BONI强调道。
直播间多机位使用索尼FX6、索尼FX3、索尼G大师镜头:

系统级优势:肤色讨喜,创意外观,支持细节参数调整
直播间常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是多机位间色彩不统一或肤色偏差,特别是在频繁切换灯光或多主播交替出镜时,画面稳定性更难保障。
对此,鲸红文化直播间的索尼设备统一采用S-Log3拍摄,结合自制LUT和固定曝光参数,实现了画面色彩风格的统一输出,再配合索尼设备双原生ISO和优秀的宽容度,即便在高反差、复杂灯光或昏暗的场景下,主播的肤色也足够自然、整体画面细节丰富。
在光线复杂的直播间场景中,双原生ISO和优秀的宽容度表现可以带来更出色的画质表现:

“我们转向统一的索尼设备,也是一次重构画质的过程。”BONI分享道,“使用整套索尼设备后,不仅肤色表现更真实、画面的动态范围更大,而且直播间的整体画面也更具质感,这很符合我们对‘综艺感’团播内容的追求。”
直播现场可实现画面色彩风格统一输出:

精准智能对焦和G大师镜头带来优秀拍摄体验
在团播表演中,跳舞、走位、互动等行为对焦点稳定提出严苛要求。
鲸红文化在实际拍摄中多次验证索尼AI实时追踪技术在多人舞台中的优异表现:即使主播频繁变换位置、画面遮挡、或多人同框时,也能准确识别并持续锁定核心目标,降低了导播和运镜的难度。
在镜头选择上,他们也曾试图搭配第三方镜头,但发现在复杂灯光下出现紫边、色散、画质失真等问题较多。于是他们他们决定回归到全原厂组合,统一采用索尼G大师系列镜头,以求在色彩还原、镜头匹配和现场输出中实现一致性。
“原厂镜头的输出不需要额外校色,直接上线就能达到标准,尤其在多机位同步输出时优势非常明显。”BONI表示。
在复杂的灯光环境下,索尼AI实时追踪技术仍然可以牢牢锁住焦点:


散热和供电系统:全天候运作的稳定保障
对于直播行业来说,设备能够保证长时间拍摄不过热、供电能够长时稳定,是直播间能够持续输出高质量内容的关键保证。
BONI分享了一次直播体验:鲸红文化曾有一场7天×24小时不间断直播项目,由1台索尼FX6与7台索尼FX3组成直播系统,在中途甚至都没有使用额外的散热设备,在如此长的直播工作中都没有出现过任何因故障而中断的情况,这场项目就足以体现整套索尼设备在工作稳定性方面的巨大优势了。
在供电方面,目前整套系统也会使用到索尼DC-C1假电池,由于是原厂的解决方案,可以杜绝副厂设备或其他外接供电设备可能带来的兼容性、供电不稳、发热等隐患,直接从源头保障长时间的直播录制,为高效、稳定的直播提供坚实后盾。


快速部署与团队扩容:索尼生态成为直播基地“润滑剂”
鲸红文化不仅聚焦日常直播间的内容打造,也积极参与线下赛事与大型直播活动的执行。在近期承办的“鲸红剧场”系列赛事类直播中,他们采用索尼FX6 + 索尼FX3 + 索尼G大师镜头的组合,在大场景拍摄中实现了稳定输出、流畅焦点切换与高帧率处理,满足了复杂空间中“远景清晰、人物突出”的影像需求,也因画质稳定、色彩统一、节奏流畅吸引越来越多同行前来参观交流,主动了解鲸红文化的设备搭建方案与标准化流程。
“我们感受到,画面好不好,有没有‘电影感’和‘综艺感’,是直播间专业程度的直接体现。”BONI总结道,“无论是客户还是观众,都能看得出来,而我们现在更有信心用画面质量去打动对方。”
摄影师使用索尼FX3+索尼G大师镜头作为移动机位:

操作的可复制性、部署效率是鲸红文化选择设备的关键考量。索尼系统统一的操作逻辑和配置结构,使得鲸红文化可以以很低的培训成本,快速完成团队的部署和扩张。
例如,将直播现场的参数总结形成标准模版后,即便是新入职的技术人员,也只需对照手册对设备进行设定,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多机位部署,无需反复调试。包括摄像机曝光参数、LUT加载,甚至灯光瓦数,都一并做了预设标准,大幅度降低了技术方面的操作门槛,提高了整个团队的执行效率。
技术团队也因此从繁杂的日常维护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内容创意与画面风格的优化中。“我们运维团队的工作压力反而比过去小了,因为系统本身就很稳定了。”BONI表示。

打造标准化“电影感”团播,是未来直播的新标配
从直播内容“娱乐化”走向“综艺感”,从设备混用走向系统化协作,鲸红文化通过与索尼的深度合作,完成了团播直播从单点突破到全流程升级的转型。他们将索尼影像系统作为技术底座,实现从拍摄到输出的标准化流程建设,同时也为直播行业的设备专业化提供了有力参考。
在内容趋于精品化、画面趋于电影化的当下,直播公司如何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更稳定的系统支撑多元化内容需求,已成为新一轮竞争的核心。而鲸红文化的探索,正是这种趋势的一个缩影。
正如鲸红文化创始人百事所说——“未来整个直播行业的方向,一定要朝电影感,综艺化去发展。”
随着技术发展与直播行业持续深化,鲸红文化将持续与索尼展开合作,探索更多影像解决方案在不同内容场景下的应用边界,助力团播行业迈向更高品质与更高效率的未来。
关于索尼电影感直播解决方案
索尼不断推出满足不同领域直播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从摄像机,ZV系列数码相机,电影摄影机,微单相机到索尼数字音频麦克风和Crystal LED黑彩晶屏幕和BRAVIA商用显示器,索尼提供面向直播行业更完整的解决方案,并不断探索新产品和新技术应用。欲了解更多信息,敬请关注索尼电影感直播解决方案-索尼中国在线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