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零食小组这个拥有超过二十万成员的社区里,网友们热衷于分享各种零食发现,其中不乏那些承载着80后、90后童年回忆的经典小零食。从香辣味的肉松饼到葱香味的版本,再到黑糖话梅和维C糖果,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小商品并未完全淡出人们的视线,至今仍拥有一批忠实粉丝。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卖部和杂货店逐渐消失,大型商超和便利店中这些经典小零食的身影也越来越少。一位网友表示:“偶尔嘴馋的时候还是很想买,但如果不是特意去找,很难找齐,现在基本都在拼多多买。”
这一现象折射出一个更为广泛的市场变化:消费者的衣食住行日益围绕着一些成熟品牌。这些品牌擅长营销推广,从电梯广告到电视剧植入,无处不在,占据了超市货架的黄金位置,吸引着消费者的注意力。而那些曾经辉煌、口碑极佳且性价比高的小商品,由于利润有限,难以承担高昂的广告费、进场费等,逐渐被边缘化,成为了“被淡忘的品牌”。
在这些“老企业”的发源地,一场变革正在悄然进行。面对新渠道、新人群和新需求,这些沉寂已久的品牌正努力重新定义自己,寻求转型之路。
以金河乳品为例,这家宁夏本土企业曾是当地人童年记忆中的“小黄袋酸奶”生产者。如今,它已成为瑞幸咖啡的供应商,助力爆款酱香拿铁的问世。同样,晋江鞋帮的公牛世家避开运动鞋市场的激烈竞争,转而专注休闲鞋领域。福建的金冠和友臣等品牌,则开始重新梳理经销商网络,尝试触网。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金河乳业电商总监坦言,尽管拥有牧场优势,但传统商超渠道已被全国品牌垄断,难以将这一优势转化为全国消费者的认知。蜡笔小新集团也发现,从经销商模式过渡到电商时代,需要面对的是快速发货和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挑战。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这些老品牌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友臣、雅客、金冠和蜡笔小新等品牌通过细分人群的锁定、产品口味或规格的微创新,成功在新平台上实现了销量的翻倍增长,并吸引了更年轻、更多元的消费者。
金冠电商负责人表示,金冠在拼多多的用户画像主要集中在18岁至25岁,与传统电商渠道的25至35岁用户群体形成鲜明对比。这促使金冠向休闲品牌拓展,探索更年轻的客群。公牛世家则通过切入200至300元的休闲鞋市场,找到了追求质价比的细分人群,如拼多多上的小镇青年。
线上平台不仅带来了销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企业能够直接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和画像,为洞察新需求、孵化爆款商品提供了依据。例如,金河乳业针对Z世代群体推出的小包装、国潮设计限定款牛奶,在拼多多上复购率高达42%;友臣开发的肉松麻花,在拼多多上得到用户验证后迅速打爆。
拼多多的“百亿减免”“电商西进”“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等一系列举措,也大幅削减了商家的经营成本,为需要时间和现金流来调整的老企业提供了急需的发展资源。公牛世家在拼多多的帮助下,发力原创设计,成功摆脱了贴牌标签,销售额实现突破。
在中国广阔的市场中,市场份额的争夺从未形成固定格局。曾经的安踏、特步等品牌都是从地方走出,成为行业巨头。如今,这些老牌企业正借助新平台、新渠道,努力焕发新生,寻找属于自己的下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