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车领域知名博主陈哲然Dk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观点,指出“轮轴比”这一概念并非小米汽车的创新成果,其历史可追溯至20多年前。此番言论缘起于一汽丰田高管赵东的一次公开言论,赵东在提及小米汽车时,特别强调了小米所谓的“轮轴比”创新,并指出小米YU7车型的轮轴比实际为4,而非宣传中的3,这一说法随即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讨论。
据陈哲然Dk介绍,车轮直径与轴距的比例,在汽车设计领域其实是一个相当基础的考量因素。早在20世纪初,劳斯莱斯便已开始采用车轮直径作为车身侧面比例的设计基准,并据此打造出经典的Silver Ghost车型。此后,这种“以轮径为模数确定整车比例”的设计理念逐渐普及,成为众多汽车设计师的共识,并在《H-Point》、《Car Proportion》等专业设计教材中有所体现。尽管不同的设计师或文献可能会使用诸如wheel count、tire to tire count、wheel proportion等不同的术语来表述这一概念,但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因此称其为“轮轴比”或“轴轮比”均可。
为了进一步证明“轮轴比”概念的历史性,有网友在评论区晒出了一本已有12年历史的汽车设计专业图书。这本图书中明确提及了与“轮轴比”相似的设计理念,尽管当时可能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名称。这一发现无疑为“轮轴比”非小米首创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