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消费者对车辆续航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近期,一场极限续航挑战赛吸引了广泛关注,小米SU7、极氪007和比亚迪汉L三款热门单电机轿车,在模拟极端使用条件下的测试中,展开了一场续航能力的较量。
测试环境严苛,模拟了日常用车中的极限场景:车辆满载、空调设定为22℃自动模式、以120km/h的速度持续高速行驶,并开启运动驾驶模式,同时关闭动能回收功能。在这样的条件下,三款车型展现出了不同的续航表现。
小米SU7凭借其出色的工程设计和电池管理系统,在本次测试中表现抢眼,以较大优势领先。这得益于其流线型车身设计和轻量化材料的应用,有效降低了风阻和车重。同时,其先进的热管理系统确保了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避免了续航衰减。这一技术突破,让小米SU7在续航测试中脱颖而出。
紧随其后的是极氪007,作为中高端市场的纯电轿车代表,其续航表现同样不俗。极氪007的电池包温度始终维持在理想区间,未出现明显续航下降,这得益于其源自SEA浩瀚架构的电池技术。尽管在性能取向上电耗相对较高,但极氪007在续航稳定性和性能之间的平衡,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
比亚迪汉L作为比亚迪旗舰轿车的迭代车型,搭载了以安全性和长寿命著称的刀片电池。在测试中,汉L的续航表现延续了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传统优势。尽管在测试后期电耗有所上升,但整体续航保持率相对稳定。这得益于其宽温域热泵系统,在高温环境下的续航表现尤为突出。然而,与小米SU7和极氪007相比,汉L在续航达成率上稍逊一筹,可能与其整备质量和悬挂系统调校有关。
此次测试不仅揭示了三款车型在极限条件下的续航表现,也引发了行业的深入思考。有观点认为,长时间高速巡航并非日常用车中的极限工况,但此次测试对车辆的高速续航能力和动力系统耐久性提出了严峻挑战。在这样的条件下,三款车型的实测续航数据为消费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有助于降低实际使用中的续航焦虑。
小米SU7的出色表现,标志着新势力品牌在三电技术上的快速进步。极氪则依托吉利集团的制造底蕴,打造出具有高端化形象的产品。比亚迪则凭借自研的刀片电池等技术,继续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对于消费者而言,此次测试中披露的续航兜底系数,相比单纯的CLTC参数,更具实际参考价值。在购车时,消费者可以优先考虑续航达成率较高的车型,以确保实际使用中的续航表现。
此次极限续航挑战赛不仅是一次技术的较量,更是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方向的一次探索。随着消费者对续航要求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品牌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以满足市场需求。未来,续航表现将成为消费者购车决策中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