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现代化新重庆的绿色发展之路上,一场别开生面的媒体调研活动——“活力中国调研行”于8月12日正式拉开帷幕。此次活动聚焦重庆,央媒与市级媒体组成的采访团将深入16个区县,挖掘绿色低碳转型的鲜活案例,共同奏响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强音。
随着调研的深入,《活力中国调研日记》系列报道相继推出,生动展现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宝贵经验、创新举措和突出成就。8月16日,采访团走进了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科学谷数智科创园,这里正逐步成为绿色低碳、智能网联、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创新高地。
科学谷,这座坐落于缙云山麓的“未来之城”,正以数字技术与智能科技重塑产业生态。作为科学城的核心创新引擎,科学谷通过构建技术创新中心,吸引研发机构、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入驻,致力于成为成渝地区的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同时,科学谷还致力于打造西部首个电子信息产业近零碳示范园区。
在科学谷数智科创园内,采访团深入探访了多家创新企业。清安储能技术(重庆)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这家成立仅三年的企业,已在储能系统集成领域崭露头角,成为西部区域的龙头企业。清安公司联合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荣获80余项资质认证,拥有超过180项专利,累计研发投入超过8000万元,产值超过8亿元。其直冷储能系统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引领行业发展,产品已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投入运行。
科学谷的科技创新不仅限于储能领域。在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采访团见证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该中心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的关键部件与技术、云控应用与大数据等领域,建设了核心科研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及产业化应用转化平台,形成了“平台+中心+企业”的发展模式。通过整合“碎片化”基建,科学城搭建起了全国范围内最符合车路云一体化体系构架的云控基础平台,并打造了48.5公里道路感知全覆盖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在这里,智能路侧杆件集成了感知设施、边缘计算设备与通信单元,与云控基础平台相连,形成了完整的“车-路-云-网”无缝衔接体系。通过路侧感知与云端赋能,一辆普通的L2级别测试车已能在5公里公开测试道路上完成自动驾驶,通过了多个复杂场景的测试验证。这种“单车智能+网联赋能”的技术范式,正是科学城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绿色化的核心动力。
采访团成员对科学谷的科技智慧赋能赞不绝口。光明日报记者蒋新军表示:“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重庆已经实现了车路云一体化。我们期待车联网能迅速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科学谷,传统工业区的喧嚣已被服务器的低吟所取代,数据洪流在光缆中奔涌,自动驾驶车辆在测试区穿梭,储能电站默默平衡着城市电网,这些曾被视为科幻的场景,如今已成为每日可见的创新日常。
科学谷的每一步发展,都彰显了重庆以科技重塑产业版图的决心。随着车路云一体化架构的搭建和政策红利的释放,西部(重庆)科学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科技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