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机场拦截充电宝去向揭秘:二手平台热卖,利润驱使灰色产业链

   时间:2025-08-19 10:34:3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央视财经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他们伪装成批发充电宝的买家,接触到了几家负责回收机场二手充电宝的企业负责人。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虽然打着回收和拆解的旗号从机场收购充电宝,但实际上并未进行拆解处理。

据这些回收企业透露,他们从机场收购的充电宝,每吨价格大约在9000元左右,一吨约有4000个充电宝。加上运费,每个充电宝的成本平均在2到3元之间。然而,这些充电宝经过简单处理后,转卖二手市场上每吨可以赚取8000到12000元的利润。相比之下,如果将充电宝拆解后打粉处理,利润只有4000元左右,不及转卖二手的一半。

这一内幕的曝光,与民航局自6月28日起实施的充电宝新规息息相关。新规规定,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型号和批次,禁止携带乘坐境内航班。这一规定导致大量不符合标准的充电宝被旅客弃置在机场。

记者随后在闲鱼、转转、拼多多等二手交易平台上搜索“二手充电宝”,发现仍有卖家在批量销售无3C认证的充电宝,并在帖子中明确标注“充电宝来自机场查收”。记者与一名深圳宝安的卖家约定线下自提,现场发现这些充电宝外壳上确实有机场相关标志。

记者进一步深入调查,来到东莞市塘厦镇,发现这里的卖家也声称其充电宝来自机场,并表示大量供货没有问题。随后,记者再次以批发充电宝的名义,与两家回收企业的负责人接触,证实了这些企业并未真正拆解充电宝,而是将其转卖二手市场。

一家回收企业的业务经理向记者展示了他们从机场回收的充电宝,表示这些充电宝外观完好,非常抢手。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还有买家通过电话联系这位负责人询价订货。这些无3C认证标识的充电宝,经过逐级分销,最终流向了线上二手平台、线下地摊以及县城、村镇的手机店等渠道。

有卖家透露,随着开学季的临近,学生群体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客户。因此,他们近期都在积极囤货。至于货源问题,他们表示并不担心。一位锂电池回收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解释,回收充电宝通常作为电子垃圾直接报废,经过一系列复杂处理后,最终分离出材料制成新电池。然而,这一流程长且成本高,远不如在二手渠道转卖利润高。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