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的风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变,传统油电混合动力车型(油混车)面临的挑战比预期中更为严峻。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插电混动)在全球范围内首次超越了油混车的销量,这一转折标志着油混车昔日的辉煌地位开始动摇。
回溯至三年前,油混车还是众多购车者的首选,它无需依赖充电桩,同时油耗相比传统燃油车更低,被视为一种理想的过渡方案。然而,如今的市场格局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便是油混技术的先驱者丰田,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大幅缩水,从昔日的半壁江山跌落至如今的13%。
成本效益的对比,更是让油混车的劣势暴露无遗。一位凯美瑞双擎车主分享,其车辆平均油耗虽低,但一年行驶2万公里仍需花费约1万元油费。相比之下,同事驾驶的比亚迪秦PLUS DM-i,在同等距离下的电费与油费总和不足6000元,每年节省高达4000元。这样的经济账,对于消费者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从技术层面来看,插电混动的优势同样明显。其大电池与外充电能力,使得车辆既能纯电行驶,也能在需要时切换至混动模式,油耗轻松控制在2.9L/100km以下。反观油混车,其小电池容量有限,纯电续航里程往往不超过10公里,难以真正满足消费者对电动化的期待。
更为致命的是,油混车的价格体系正面临全面崩塌。曾经售价高达20多万的凯美瑞双擎,如今仅需13万多即可入手,雅阁混动、荣放双擎等车型同样价格大跳水。这一切的背后,是插电混动车型凭借更高的性价比、更强的动力表现以及更丰富的配置,彻底击垮了油混车的市场地位。
技术代际的差距已经显现,油混车曾经的成本优势不复存在,就连其最后的“可靠性”堡垒也在逐渐瓦解。比亚迪DM-i系统经过数百万公里的验证,故障率甚至低于油混车,进一步削弱了油混车的竞争力。
市场的转折点可以追溯至2023年,当插电混动车型的成本控制至15万元以内时,油混车的败局便已注定。消费者在面对同样预算时,自然会选择技术更为先进、性价比更高的车型。油混车如今的处境,颇似当年的功能机遭遇智能手机的冲击,尽管其基本功能尚可使用,但时代已将其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