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泡泡玛特半年营收破百亿,LABUBU助力净利润飙升396.5%

   时间:2025-08-20 07:13:56 来源:达摩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泡泡玛特近日揭晓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辉煌业绩,一份令人瞩目的财报吸引了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这家潮流玩具巨头在上半年实现了138.76亿元的营收,与前一年同期相比激增204.4%。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74亿元,同比飙升396.5%,经调整后的净利润更是达到了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尤为泡泡玛特的半年营收已突破百亿元大关,净利润更是超越了2024年全年的水平。

资本市场对这份财报反响热烈,泡泡玛特的市值在财报发布后迅速攀升至3771亿港元,年内股价涨幅接近200%。

面对外界关于“盲盒泡沫”的质疑,泡泡玛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其行业领先地位。一个长耳龅牙的小怪兽IP——LABUBU,成为了泡泡玛特业绩超预期的关键。

在上半年,泡泡玛特旗下共有13个艺术家IP的收入超过亿元。其中,THE MONSTERS、MOLLY、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这五大IP分别贡献了48.14亿元、13.57亿元、12.21亿元、12.18亿元和11.05亿元的收入。THE MONSTERS系列尤为亮眼,其常规款原价仅为99元,但通过限量发售、动态补货和毛绒化升级等策略,二级市场价格一度飙升至7800元,隐藏款更是被炒到了108万元的“天价”。尽管如今价格有所回落,LABUBU的成功运营无疑为泡泡玛特赢得了广泛关注。

LABUBU的成功标志着泡泡玛特从“盲盒公司”向“IP运营商”的华丽转身。上半年,THE MONSTERS系列收入同比增长了惊人的668%,以LABUBU为代表的艺术家IP收入规模也实现了231.6%的大幅增长,达到了122.29亿元。同时,泡泡玛特通过与迪士尼、环球等版权方的深度合作,将SKU从盲盒扩展到了搪胶、BJD、拼图、毛绒等多个品类,有效延长了单IP的生命周期。

从地区分布来看,泡泡玛特在中国本土市场的收入为82.83亿元,同比增长135.2%;亚太地区收入为28.51亿元,增长257.8%;美洲市场更是实现了高达1142.3%的增幅,收入达到22.65亿元;欧洲及其他地区收入为4.78亿元,增长729.2%。海外市场的收入占比已经提升至40%以上,成为了泡泡玛特新的增长引擎。

泡泡玛特的“吸金能力”不仅源自其强大的IP矩阵,更得益于其对消费者的深度洞察和精准运营。财报显示,泡泡玛特在中国内地的注册会员数量从4608万人增加至5912万人,半年内新增了1304万人。会员贡献的销售额占比高达91.2%,复购率也达到了50.8%。泡泡玛特通过高频上新、限量发售、会员专属购买权等手段,成功将“抽盒”打造成为了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从2016年MOLLY的横空出世,到如今LABUBU的全球爆火,泡泡玛特用十年时间将一个“塑料小人”IP发展成为了市值3771亿港元的行业巨兽。LABUBU之后,Crybaby和Twinkle Twinkle等IP接过了流量接力棒,毛绒化、餐饮联名、地标门店、会员私域等策略的组合拳,让泡泡玛特的“情绪税”从一次性买卖升级为了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在这个情绪价值稀缺的时代,泡泡玛特凭借其独特的IP魅力和精准的市场定位,成功占领了年轻人的心智,成为了行业中的佼佼者。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