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智能体与6G深度融合:中国移动王晓云揭秘ACN,引领未来网络变革

   时间:2025-08-22 22:08:00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本周的南京,第九届未来网络发展大会隆重召开,吸引了众多行业精英与专家。中国移动的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王晓云在主论坛上发表了一场引人深思的演讲,她深入探讨了智能体通信网络(ACN)的潜力,以及这一网络与6G技术的相互赋能所带来的深远意义。

王晓云首先介绍了3GPP 6G需求研究项目对智能体的定义:这是一种具备自主能力的智能实体,能够与环境互动、获取上下文信息、进行推理、学习、决策并执行任务。预测显示,到2030年,智能体的数量将超过全球人口总数,达到85亿,成为推动数字经济迈向新高度的核心力量。智能体将构成未来智能社会的基本元素,既包括应用型智能体(如手机APP、虚拟助理),也包括实体型智能体(如机器人、无人机)。

回顾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王晓云指出,从人与人通信,到移动互联网,再到5G工业互联网,每一次变革都引领了时代的进步。而未来,6G将引领我们进入智能体主导的智能互联网时代。智能体的发展将经历单体智能、协同智能到群智协作的阶段,这要求突破多智能体协同、动态任务分配等关键技术。然而,现有的通信网络难以满足大规模智能体实时交互的需求,因此,智能体通信网络(ACN)应运而生。

ACN是智能体与6G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双向赋能。6G利用自身的通感算智安能力,为智能体提供连接、赋能、管理等多维度信息服务;而智能体则通过其自主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实现6G网络的闭环自智优化。ACN的核心在于实现“网络使能智能体”与“AI赋能网络”的紧密结合,推动服务范式的变革和生产力的提升。

智能体与6G的相互赋能已成为行业共识。智能体被视为6G的重要应用场景,而6G则将成为智能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这带来了连接、赋能和管理三大新需求。在连接方面,智能体时代的信息要素将从文本、语音、视频转变为AI模型、token等,流量方向也将从南北向为主转变为东西向大幅增加,要求6G优化流量传输机制,构建动态多模态流量传输能力。在赋能方面,6G网络需要提供计算卸载和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以增强智能体的算力。在管理方面,6G网络需要提供对智能体的身份标识、动态授权等可信管理服务,以满足智能体安全可信和任务协作的需求。

同时,智能体也是6G内生智能的重要技术路径。通过智能体的引入,6G网络能够应对多点、复杂任务的协同智能挑战,实现网络的自智化和按需智动。这意味着智能体将赋能6G,推动生产力的变革。例如,在运维态网络自动化生成场景中,智能体可以灵活调用和组合网络能力,实现生成式建网;在运行态网络自适应优化场景中,智能体能够实时感知网络异常,进行网络分析、异常定位和自治优化。

王晓云还介绍了中国移动在ACN方面的积极探索。她表示,ACN的愿景是通过“万智互联”(6G使能智能体)和“万物智联”(智能体赋能6G),最终实现“亿智智联”。在面向ACN的网络架构变革方面,中国移动正在通过连接、赋能、管理三个方面使能智能体协作,并探索“智能体定义网络”的远期愿景。同时,中国移动已经发布了一系列关于ACN的研究成果,包括《智能体通信网络ACN》白皮书及其2.0版本,以及业界首个ACN概念验证系统。

王晓云强调,智能体通信网络的架构、技术及协议的标准化面临巨大挑战,需要多个行业组织协同推进,构建统一标准。她呼吁打破传统通信标准边界,推动3GPP、ITU、IETF、CCSA等多组织协同制定统一框架,并加快围绕工业制造、智慧城市等场景开展智能体与6G的融合验证。通过“需求牵引+技术攻关”的双轮驱动模式,加速标准制定与产业落地。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