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熬夜危害深:大脑全面氧化,线粒体受损分裂,数量骤减

   时间:2025-08-23 22:37:29 来源:大象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睡眠,这一看似简单的生理状态,实则隐藏着生命的奥秘。我们时常在清醒与沉睡间徘徊,却鲜少思考,为何人体需要睡眠,而缺乏睡眠又会对我们造成何种影响。

英国牛津大学神经回路与行为中心(CNCB)的主任格罗·米森伯克(Gero Miesenböck)教授,以其卓越的科研成就,为我们揭示了睡眠与有氧代谢之间的紧密联系。早在多年前,米森伯克团队就在光遗传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的研究不仅改变了神经科学的研究方向,更为理解大脑功能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而今,米森伯克教授带着他的长期实验伙伴——果蝇,深入探索了睡眠的奥秘。通过一系列精密的实验,他们发现,果蝇的睡眠与一种名为背侧扇形体(dFB)的脑区密切相关。当dFB神经元开始活跃时,果蝇便进入了睡眠状态。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人类睡眠的生理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

人体的睡眠受到生物钟和睡眠稳态系统的共同调控。生物钟位于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它根据视网膜接收到的光信号,协调我们的昼夜节律,从而调整睡眠、代谢和免疫反应等生理活动。而睡眠稳态系统则主要控制睡眠的强度和时间,当我们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缺乏睡眠时,它会在适当的时候让我们补觉,以确保我们得到充足的休息。

米森伯克团队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dFB神经元如何触发睡眠的机制。在白天,果蝇会摄入大量食物,为神经元提供能源物质。这些能源物质在线粒体内通过氧化呼吸链传递氢和电子,合成ATP。然而,dFB神经元在白天并不活跃,因此它们消耗的ATP较少,导致ATP积累。这种积累会引发氧化压力,进而激活细胞膜上的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使dFB神经元进入活跃状态,从而触发睡眠。

如果人体在困意袭来时无法入睡,会对大脑造成严重的伤害。米森伯克团队的研究发现,睡眠剥夺会导致dFB神经元线粒体产生的超氧化物氧化细胞内部的不饱和脂肪酸,进而改变甘油磷脂的组成,使细胞膜的刚性变差,抗氧化能力下降。这一过程被称为全脑氧化,它会导致大脑功能受损。

睡眠剥夺还会导致线粒体分裂和数量减少。正常情况下,线粒体通过分裂和融合不断重塑,以维持其正常功能。然而,在睡眠剥夺的情况下,线粒体分裂成为了一种无奈之举,以清除因氧化而出现功能异常的部分。这些变小的线粒体无法重新融合,导致线粒体数量显著减少。

睡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恢复能量水平,合成组织再生的生物分子,还能清除自由基等代谢废物。在睡眠期间,大脑的代谢率降低,葡萄糖代谢也减少,这为大脑提供了清除活性氧(ROS)等有害物质的机会。同时,睡眠还能促进抗氧化剂的产生,帮助改善线粒体的健康。

米森伯克教授的研究不仅为我们揭示了睡眠的生理机制,更强调了睡眠对于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视睡眠的重要性,导致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睡眠,确保每天获得足够的睡眠时间,以保持身心健康。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