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王川的晨曦中,阳光温柔地拂过栖霞湖畔,为这片土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幔。7点钟,张文礼老人牵着孙子的手,在湖边栈道上悠然漫步,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九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而今却已蜕变成为兰州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张文礼的笑声里洋溢着满足与自豪,他分享道:“以前这里就像个大工地,现在可不一样了,公园多,空气好,孙子上学也方便。连兰州的老同事都羡慕我们这儿的生活品质呢!”
自2012年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以来,兰州新区走过了不平凡的十三年。这里不仅GDP增速连年领跑,更以其现代化品质生活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态修复与城市建设并进,产业蓝图与民生细节交织,共同绘就了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提到生态修复,不得不提的是那些在干旱土地上顽强生长的树木。兰州新区市政集团的绿化工程师马文仓回忆起十年前的挑战:“在这里种活一棵树,比养孩子还难。”那时,新区的绿化覆盖率不足5%,风沙肆虐。而今,主干道两侧已绿树成荫,形成了连绵的绿色屏障。这一切得益于“覆膜保墒+滴灌微喷”技术的运用,以及园林人精心绘就的2300余万平方米的生态画卷。
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的蜕变更是令人瞩目。曾经的盐碱地如今已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夏季芦苇摇曳,冬季候鸟栖息,这里已成为兰州新区的一张生态名片。
在医疗领域,兰州新区同样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医共体建设的深入推进,“山楂树下话健康”等基层医疗服务品牌活动层出不穷,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上川镇卫生院的远程会诊中心更是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这种“输血+造血”的健康帮扶模式,让兰州新区的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教育方面,兰州新区同样不遗余力。通过“名校办分校”的模式,引入了多所优质教育资源,为新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目前,新区已建成中小学、幼儿园超100所,提供优质学位7.5万个。教育数字化水平的提升和创新办学模式的探索,让兰州新区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兰州新区还致力于打造15分钟生活圈,让居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从便民综合体到社区可变空间,从助残服务到专业家政,新区人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便利与舒适。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近年来,兰州新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引进的青年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从住房、子女入学到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让青年人才在新区安心工作、快乐生活。七十多万人的选择,见证了兰州新区这座希望之城的魅力与活力。
王东昌、张玉晴、刘斌……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讲述着他们如何在兰州新区找到了归属感与幸福感。这座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城市,正以它独有的方式诠释着“品质新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