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界的资深消息人士透露,苹果公司计划在2025年9月推出的iPhone 17系列上,拉开一场为期三年的重大外观革新序幕,旨在提升其旗舰产品的市场吸引力。这一战略将采取逐年推出一款创新机型的节奏,对iPhone进行连续的重大设计更新。
在即将发布的秋季新品中,iPhone 17 Air成为焦点。这款机型预计将取代iPhone 16 Plus,借鉴2008年首发的MacBook Air设计理念,主打轻薄与便携性。据称,其厚度可能仅为5.5毫米,相当于三枚硬币叠放的高度。为了实现这一极致轻薄的目标,iPhone 17 Air可能会采取一些调整措施,例如缩小电池容量、移除实体SIM卡槽,并减少后置摄像头的数量。其摄像头模组将采用横向大尺寸矩阵式设计,形状类似“环形跑道”,并可能配备钛合金边框,USB-C接口位置也将有所调整,更靠近背面上方。
与此同时,iPhone 17、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在外观设计上的变化相对较小。其中,Pro版本主要在摄像系统和背板设计上进行了调整,并新增了橙色版本。整体来看,iPhone 17系列为接下来两年的重大变革奠定了基础。
到2027年,正值iPhone问世20周年,苹果预计将推出一款以曲面玻璃机身为特点的“玻璃化”iPhone。这款机型将告别自2020年以来采用的平直边框风格,其外观将与iOS的Liquid Glass界面相呼应。旗舰机型有望实现无开孔全屏幕设计,将Face ID系统和自拍摄像头都隐藏在显示屏下方,从而提供更为沉浸和流畅的视觉体验。
近年来,iPhone的外观设计更新步伐相对缓慢,消费者对新款iPhone的外观期待逐渐减弱。苹果此次启动三年重大外观革新周期,似乎意在重新点燃消费者购买iPhone的热情。然而,从最新的财报来看,尽管iPhone的营收在截至2025年6月29日的第三财季同比增长5.8%,达到402.6亿美元,但竞争压力依然存在。
根据研究机构IDC发布的报告,2025年第二季度,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同比下降1.3%,排名第五,位列华为、vivo、OPPO和小米之后。CounterPoint的报告也显示,苹果在中国高端手机市场的份额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逐年下降,从75%降至54%。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苹果推出折叠屏产品能否成功突围,仍充满挑战。目前,三星、华为、小米、vivo和OPPO等厂商已经推出了多款折叠屏手机。同时,在AI功能方面,OPPO Find X8 Ultra、华为Pura 70以及荣耀Magic6至臻版等机型已将AI作为卖点之一,而iPhone国行版尚未引入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引入后,苹果能否在AI功能上展现出更多差异化特点,尚待观察。